多年来,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执行情况表达了一定的不满。主要原因是许多案件不能得到充分的执行,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此外,一些特殊案件也往往难以执行。
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无法强制执行
对于通过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往往没有制作调解书,并且缺乏强制执行内容。因此,这些案件无法进入执行程序。一旦双方在调解后出现分歧,法律无法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法院也无能为力。
2、无法强制执行的调解协议损害法律威严
法律的威严在于其具有强制执行力。尽管法院处理了这些案件,但由于没有制作调解书,对双方当事人仍然具有约束力。如果法院束手无策,将使当事人感到失望,严重损害法院的公信力和法律的严肃性。
第一、完善立法,加强对不履行义务者的诉讼成本规定
在立法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增加对不履行义务者的诉讼成本。这样可以提高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积极性。
第二、在实体法上规定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定理由
对于经法院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如果当事人仍然分居或出现其他感情破裂情况,可以规定为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法定理由。这样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婚姻的稳定。
第三、在程序法中允许原告再次起诉
如果原告能够提供证据证明经法院调解后双方确实未和好,应该允许在一定的期限内再次向法院起诉。不应受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规定的限制。这样可以避免另一方当事人以同意和好为由逃避责任。
第四、法官应注意案情,避免盲目追求调解率
在调解案件过程中,法官应当分清案情,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盲目追求调解率的现象出现。这样可以提高调解的效果,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继承权纠纷的案件。罗*英去世后,留下房屋和抚恤金,其兄弟罗-鸣处理了财产,引发两原告的质疑和诉讼。原告主张未被告知和处理财产,而被告辩解是受到委托并遵循遗嘱。经过法庭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包括返还财物和财产分配。
怀孕期间是否可以离婚的问题。在我国《婚姻法》规定中,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孩子非男方的情况不受此限。如因女方与他人通奸导致怀孕,男方有权利提出离婚。怀孕期间的离婚程序包括申请协议离婚、审查、登记和撤销等步骤,男女双方需协商并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
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徐某的游戏账号被该公司封停,导致无法登录游戏,引发侵权纠纷。法院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证明徐某是否传播非法网站的行为及封停行为的合法性,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互联网公司撤回上诉。该案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