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网络支付的意见稿,这一举动引发了用户的广泛吐槽。除了规定了网络支付每日限额为5000元外,意见稿还规定了用户在开设网上账户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而且需要用5种方式来验证身份。换句话说,未来如果用户想要发微信红包,就需要先向微信提交5个机构的证明来验证自己的身份。
根据央行意见稿的第十六条规定,支付机构在为个人开设账户时,如果是消费类账户,需要三个机构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而如果是具备理财和转账功能的综合账户,则需要五个机构来验证。然而,目前主流的支付机构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还无法满足央行的规定,而且对于非银行类支付机构来说,这一规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业内人士介绍,这里的身份验证并不是指密码等安全手段,而是指公安、税务、工商、银行、教育机构、居委会等能够证明用户身份的机构。举个例子,用户上传身份证,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公安网进行校验,从而证明用户的身份。另外,用户绑定银行卡也可以通过校验银行卡信息来证明用户的身份。目前,像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只使用了这两种外部渠道来验证用户身份。
然而,央行认为仅仅使用这两种外部渠道并不足以证明用户的身份,用户需要寻找更多的外部渠道来证明他们的身份才能开户。换句话说,用户在开设支付账户时可能需要上传文凭学历、纳税证明、户口本、护照等一系列文件,如果没有凑齐这五件文件,就很难开户。
以一个比喻来说明,未来如果用户想要给朋友发微信红包,就需要在发红包之前向微信证明他们的身份:上传文凭、纳税证明、户口本、护照等资料,或者前往工商、居委会等地方开具证明。只有经过这五种身份验证,用户才能够发微信红包。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用户使用微信红包的体验。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和分类,其作为一种采用支付结算方式的支付方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方支付的实现原理包括利用第三方机构的支付模式及其支付流程来降低网络支付的风险。第三方支付模式的交易流程包括客户选购商品、将货款划到第三方账户、等待商家发货
央行发布的网络支付意见稿引发的用户吐槽。意见稿规定了网络支付每日限额和开设网上账户时需进行身份验证,需用五种方式进行验证。这引发了用户对身份验证要求的担忧,认为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特别是对于主流支付机构来说难以满足央行的规定。摘要强调了身份验证的含义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分类和实现原理。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支付结算方式,包括一步支付和分步支付两种类型。第三方支付的实现原理是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支付,降低网络支付风险。第三方支付模式的交易流程包括客户选购商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交易等步骤。目前,主流的第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结算方式及其优势。第三方支付是独立于交易双方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采用支付结算方式。其解决了网络交易中的问题,为商家、客户及银行带来优势,有效保障交易各方的利益,为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