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未成年犯罪父母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犯罪父母的法律责任

时间:2025-03-30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8959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故意伤害等的罪名,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般是其父母,父母有教导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未成年犯罪父母有多少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如果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经济损失,其父母或监护人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虽然未成年人独立承担刑事责任,但父母在民事赔偿方面具有连带责任。

二、法定监督责任

父母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和法定监护责任。如果父母怠于履行监护责任,他们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家庭不健全,缺乏对子女的管教

不健全的家庭常常面临压力和生活困难。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缺乏双亲的关爱和快乐。

(2) 家庭缺乏适当的管教

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一些家庭过分溺爱孩子,纵容他们任性娇惯。这种溺爱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不健康,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自私、任性、骄横、懒惰、粗暴、贪婪等。同时,这些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导致适应社会困难。长期的溺爱还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中心”意识,只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二、学校教育与育人脱节

在升学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一些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只注重智育,忽视德育和法制教育。他们只关心教书,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品德。一些学校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许多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讲究物质享受,不愿意劳动的现象。道德水平下降,组织纪律松弛,缺乏远大理想和信念。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不佳,遭到教师和同学的轻视,对学习和学校产生反感。一些学校不重视对后进生的管理和教育,采取错误的方式将他们推向社会,使他们走向犯罪的边缘。

三、社会原因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滋生了一些腐朽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使得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倾向在青少年中日益增强,进一步污染了社会风气,反过来又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盛行,他们缺乏抵抗能力,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偏差。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档宾馆、酒店和娱乐场所不断涌现。一些青少年无论自身经济能力如何,为了满足非分之欲,实施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对于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下限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处罚,例如原本应判五年以上的,实际判处五年以下的刑罚。

二、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不予刑事处罚

对于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予刑事处罚,而是责令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进行收容教养。必要的情况是指家庭无人管教,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众、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进行收容教养。政府可以从社会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未成年人进行收容教养。

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答复意见中指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或者拐卖妇女、儿童并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 协助债务人转移财产犯罪的法律责任

    关于共同犯罪的法律责任,包括主犯和从犯的定义及其相应的处罚原则。主犯是指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从犯则是在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此外,文章还明确了关于犯罪集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 民法典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呢
  • 网上贷了高利贷怎么处理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