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高某向消协投诉,声称其2014年8月7日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款鞋柜收纳凳。第一次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因此退货。第二次收到的商品仍然是有问题的,但商家声称已无库存,希望以退款方式处理。由于该收纳凳是以一元秒杀价购买的,商家只愿意以10倍即10元的价格退款。然而,高某认为自己辛苦熬夜抢购的一元秒杀商品,仅赔偿10元是不公平的。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增加赔偿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消费者在拍下商品并付款后,与商家建立了买卖合同关系。参与秒杀并成功购买商品,不仅是对商家要约的承诺,也符合合同生效的条件。商家有责任按照商品描述提供质量合格的收纳凳。然而,商家提供的收纳凳存在质量问题,构成了违约行为。网店推出秒杀活动,并不意味着已经告知消费者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也不意味着消费者已知晓并接受了这些问题。因此,网店应当保证秒杀产品的质量。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商家必须无条件履行合同,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上述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提供价值一百多元且质量合格的收纳凳。然而,现在商家因为没有库存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只能以货币方式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但是,如果以成交价一元来计算损失,显然与民法的公平原则相违背。
根据《民法通则》第四条的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现有的法院判例,法院也是根据公平原则,以双方当事人对合同实际履行可得利益的预期来计算损失。一般情况下,会以一件秒杀商品的市场价或基于此价格考虑双方过错进行折算。消协工作人员在收到投诉后,立即联系了双方当事人,并前往销售方朱某的现场了解情况。朱某确认了该笔交易的真实性,但表示没有注意到收纳凳的质量问题,并且已经没有库存了。经调解,最终双方同意支付高某100元,并不要求高某退还已经发出的两张有问题的鞋柜收纳凳。
产品缺陷导致的法律责任,包括欺诈行为的赔偿原则和产品缺陷造成严重损害的赔偿原则。欺诈行为的经营者需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产品缺陷导致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时,受害人可要求惩罚性赔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消费者损害赔偿的三个原则:对等赔偿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
甲公司与乙方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协议,涵盖了出资方定义、公司设立方式及法定事项、出资方式及出资额、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责任等方面。甲公司和乙方分别按约定比例出资,并设立了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若违反协议,需承担违约责任。最后,由甲公司负责办理公司设立手续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甲方作为某有限公司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乙方,双方对股权转让的价格、支付期限和方式进行了明确约定。同时,协议对双方的承诺、债权债务分担、税费承担、权利义务承受、协议的变更和解除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消费者购买的笔记本实际为上网本时,是否可要求商家赔偿的问题。律师解答指出,商家未构成欺诈行为,因此消费者不可以要求加倍赔偿。该案例中的电脑虽被误称为普通笔记本,但综合考虑配置、价格等因素后,消费者并未因此受到欺诈。如对此不满,建议消费者与商家协商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