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婚姻家庭的不法行为
根据破坏婚姻家庭的不法行为所侵害的客体不同,可分为下列5种行为:
1、侵犯当事人婚姻自由权利的行为,如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借婚姻索取财物、干涉寡妇再婚、强迫或干涉离婚等。
2、侵犯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行为,如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
3、侵害家庭成员间合法财产权益的行为,如拒不履行赡养、抚养、扶养义务;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
4、破坏合法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如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拐骗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擅自泄露收养秘密等。
5、破坏婚姻家庭管理秩序的行为,如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或离婚证、借收养逃避计划生育、为他人办理结婚登记出具不法证件、证明等。
当然,有些行为相互交叉,同时属于侵犯两种甚至多种客体的行为。这是作为违法犯罪行为客体的社会关系相互联系的结果,如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既会破坏合法的婚姻家庭关系,又会破坏婚姻家庭的管理秩序,从而可以同时归属于破坏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和破坏婚姻家庭管理秩序的行为。
家庭关系主体与婚姻关系主体、继承关系主体的区别,以及不同国家在家庭关系主体方面的法律规定差异。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我国家庭关系主体的构成条件,包括近亲属关系和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此外,文章还区分了家庭关系主体与家庭成员、亲属之间义务关系的不同。
男女双方在婚姻关系出现第三者问题时的协议书内容。协议涉及财产管理、债务约定、悔改承诺以及离婚处理等内容。双方为了挽救和睦家庭,经过协商一致,签订此协议。如果日后男方或女方再有任何过错,将会按照协议内容进行财产分割和赔偿。本协议旨在促进男女双方和睦相处
婚姻存续期间已签订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的处理方式。根据婚姻法解释,人民法院在判决房屋使用权时,不会确定所有权归属。对于婚姻期间购买的房屋,无论产权是否完全,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可在离婚时进行分割。对于未取得完全产权的房屋,出售和分配需按国家和单位比例进
离婚诉讼中的各项请求,包括判决离婚、孩子抚养及抚养费承担、对方抚养时的探望权、财产分割、经济帮助和损害赔偿等。文章还提到了结婚和子女出生的具体时间,符合法定离婚情形。同时,文章也给出了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原告应做好的准备,如咨询律师、保存有效证件和财产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