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1.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法治建设规律和法律顾问、律师工作特点,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促进依法办事,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法治保障。
2.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选拔政治素质高、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法律专业人才进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队伍;坚持分类规范实施,从实际出发,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分类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积极稳妥实施;坚持统筹衔接推进,处理好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之间的衔接,畅通交流渠道。
3.目标任务:到2017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国有企业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制度,事业单位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到2020年全面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律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体系。
1.积极推行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以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法学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
2.在党政机关已担任法律顾问但未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人员,可以继续履行法律顾问职责。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实施后,党政机关拟担任法律顾问的人员应当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
3.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法律事务较多的工作部门应当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人员担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较少的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可以配备兼职人员履行法律顾问职责。乡镇党委和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履行法律顾问职责。
4.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履行职责包括为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参与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党内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论证,参与合作项目的洽谈,为处置涉法涉诉案件、信访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等提供法律服务,参与处理行政复议、诉讼、仲裁等法律事务。
5.外聘法律顾问应当具备政治素质高、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影响和经验的法学专家,或者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验、专业能力较强的律师。
6.外聘法律顾问应当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遴选,并在履行职责期间享有提出法律意见、获得相关信息资料和工作条件、获得报酬和待遇等权利。
7.外聘法律顾问在履行职责期间应当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漏机密信息,不得利用职务从事商业活动或者与法律顾问职责无关的活动,不得接受与聘任单位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委托。
1.国有企业内部专门从事企业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和企业外聘的律师可以担任法律顾问。
2.国有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需要设立法律事务机构或者配备、聘请一定数量的法律顾问。
3.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章程、董事会运行规则的制定,对企业重要经营决策、规章制度、合同进行法律审核,为企业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
4.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合法合规性负有监督职责,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提出意见,法律顾问明知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的,承担相应责任。
5.国有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司律师,公司律师是依照规定取得公司律师证书的员工,可以代表所在单位从事律师法律服务。
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和国有企业法律事务部门,分别承担本单位法律顾问办公室职责,负责本单位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日常业务管理,协助组织人事部门对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进行遴选、聘任、培训、考核、奖惩。
在党政机关专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或者担任法律顾问、在国有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并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的人员,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门申请颁发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证书。
党政机关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要认真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
党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听取他们的法律意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的作用,听取他们的法律意见,对违法违规行为提出意见并督促整改。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应当听取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的法律意见而未听取的事项,或者被法律顾问、公司律师认为不合法不合规的事项,不得提交讨论、作出决定。
对于未听取法律顾问、公司律师意见的事项,应当交由法律顾问、公司律师进行法律审核并未落实;对于未采纳法律顾问、公司律师意见的事项,如果造成了重大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将依法依规追究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各级党政机关应将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纳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时,推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力量建设,完善日常管理、业务培训、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以促进有关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党政机关应将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采取政府购买或财政补贴的方式,根据工作量和工作绩效合理确定外聘法律顾问的报酬,以为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教育、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指导、分类施策、重点推进、鼓励探索,有步骤地推进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设。
人民团体可参照本意见建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
各地区各部门可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本意见制定具体办法。
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指导思想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法治建设原则,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分类规范实施和统筹衔接推进。目标是到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同时,提出了建立健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
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套餐的详细内容及价格。服务套餐包括审查合同、督促合同履行、催收欠款、发律师函、审查公司章程和规章制度等文件、尽职调查、解答法律咨询等。套餐分为A、B、C三个档次,不同档次服务内容和次数有所不同,收费标准也相应有所差异。
律师个人和企业签订法律顾问合同的相关内容。该合同必须是律师事务所与企业签订并盖章后生效。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包括解答常见法律问题、提供合同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建议等。此外,律师还能参与经济合同和劳动用工合同的起草和审查,进行法律辅导和员工培训
公司管理制度中的合同审查与履行过程。合同签订需由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参与,遵守法律原则和统一文本,明确各方权责。合同审查需经多层审批,包括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等,必要时需上报主管机关或鉴证。合同履行需遵循法律约束力,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如遇变更或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