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赔偿 > 为索要青春损失费而扣押他人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为索要青春损失费而扣押他人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时间:2020-05-2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379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如今的恋爱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质。所谓的青春损失费也就这样诞生,但这种所谓的补偿并不被法律所保护,反而强行要求他人支付这种费用的行为构成了犯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为索要青春损失费而扣押他人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一、为索要青春损失费而扣押他人

女青年王某与鞠某同居三年,后因鞠某与女同事杨某相爱,王某向鞠某提出分手,并要求赔偿其“青春损失费”。鞠某答应支付王某20000元,却一直未兑现。对此王某非常气愤,便找到表姐崔某帮助“出气”。2013年1月14日晚,王某与崔某、翟某等人以租车为名将鞠某及其妻杨某骗至一饭店内,采用强拉硬拽、拳打脚踢等暴力手段将两人扣留、打伤(经法医鉴定构成轻微伤),要求鞠某支付其青春损失费3万元,然后于次日凌晨将两人带至王某家,逼鞠某写下数额为3万元的“欠条”,并扣留其桑塔纳轿车,还将杨某作为“人质”继续扣留。鞠某趁回家“取钱”之机,向警方报案。

二、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有意见认为,王某等人主观上有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采取了胁迫的手段,因此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本文认为,王某等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采用诱骗及暴力手段挟持、拘禁他人,其行为构成绑架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威胁与要挟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并不具有当场即时发生暴力的现实可能性。

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强力控制他人的行为。该罪主观上具有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的目的。对行为人出于其他目的、动机绑架他人后,才产生勒索财物意图进而勒索财物的,也应以绑架罪论处。但如果行为人以索债为目的,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只构成非法拘禁罪,不构成本罪。

认为王某等人构成敲诈勒索罪,忽略了王某等人将鞠某和杨某非法扣押的事实。敲诈勒索罪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精神上的强制,使其在心理上造成恐惧,产生压力。敲诈勒索罪并不限制被害人的人身自由。而本案中王某等人开始限制了鞠某和杨某的人身自由,并且非法扣留其桑塔纳轿车,后又强迫鞠某写下3万元的欠条,这些情节不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特征。而本案中王某等人将鞠某的妻子扣留作为人质是绑架罪的明显特征。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该罪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剥夺他人身体自由权利的危害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但不以勒索财物为目的。非法拘禁不以索取财物为目的,本案中王某等人和鞠某也没有债务关系,不属于采用拘禁手段讨债这种情形,因此笔者认为不能定为非法拘禁罪。从本案来看,王某等人在行动前,就有了要鞠某赔偿其青春损失费的想法,而且青春损失费并不是鞠某所欠的债务,说明王某等人主观上具有勒索财物的目的;客观上王某伙同崔某、翟某等人实施了强拉硬拽、拳打脚踢等暴力手段将鞠某和杨某非法扣留,逼鞠某写下3万元的欠条后,为达到让鞠某交出3万元的目的,仍将鞠某之妻杨某扣留,这完全符合绑架罪的特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外情期间对小三财物的追回权

    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及婚外情期间对小三财物的追回权。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应平等处理,擅自处分共同财产为无效行为。赠与小三的财产损害无过错配偶的权益,应认定为无效并返还。单纯的婚外情不受法律调节,但涉嫌重婚罪的将受到刑法处罚。离婚时,

  • 婚外情离婚是否能请求赔偿

    婚姻法中关于婚外情离婚是否能请求赔偿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只有在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法定情节下,无过错方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单纯婚外情或婚外性行为很难获得法院支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收集离婚损害赔偿证据,包括文字证据、视听证

  • 故意高空抛物的行为的法律定性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定性,包括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行为人可能触犯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依据相关规定,若高空抛物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已危害公共安全,则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定罪处罚;若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处罚将更为严厉。文章还强调了高

  • 高空抛物行为是否构成连带责任

    高空抛物行为的责任分担问题。高空抛物行为导致损失时,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可能导致多个个人承担责任。物管公司在一定条件下需承担补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行为人应对他人民事权益的损害负责,若无法明确具体侵权人,可能由建筑物使用人共同承担

  • 交通事故不住院人员是否有误工费要求
  • 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取证困难
  •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