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合同法草案增加规定,有效防范市场欺诈行为

合同法草案增加规定,有效防范市场欺诈行为

时间:2025-06-16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3938

合同履行原则的强调

合同的履行对当事人的利益、商品的流转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合同法草案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并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在履行合同时,当事人还应当及时通知、协作、提供必要的条件、防止损失扩大以及保密等。

防范合同欺诈的措施

为了防范合同欺诈,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合同法草案增加了不安抗辩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规定。

不安抗辩权

当事人应当先履行债务,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这些情形包括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严重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

代位权

如果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撤销权

如果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此外,如果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且受益人知道该情况,债权人也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通过增加这些规定,合同法草案将有效防范市场交易中利用合同形式搞欺诈的行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包括使用虚假证明材料欺骗他人签订合同、虚构购销产品等名目诱骗他人并立即逃跑、利用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机关单位诈骗、使用虚假票据等作为担保诱骗对方签订合同以及先履行小额合同骗取大额钱财等连环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达到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欺诈的概述

    欺诈行为的定义、分类以及法律后果。欺诈是一种故意行为,目的是使他人产生错误认知。在法律上,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合同无效情形中的欺诈行为,通常涉及损害国家利益或欺骗消费者等行为。欺诈行为的构成需要包括欺诈方的故意行为、受欺诈方的错误意

  • 合同欺诈的定义与分类

    合同欺诈的定义与分类,包括积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和消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欺诈的法律规定与惩罚、赔偿与补偿,以及私营企业经营者的应对策略。通过了解合同欺诈的定义和相关法律条款,企业经营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伪装诈骗:警惕陌生人的金钱关系
  •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合同欺诈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