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主体 > 完善“双规”推进反腐斗争法制化

完善“双规”推进反腐斗争法制化

时间:2025-03-0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8313

引言

"双规"是反腐败斗争中最有效的利器之一,但也需要改进和规范。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双规"纳入法治轨道,以实现反腐斗争的法制化。

“双规”的背景和重要性

"双规",即"两规"、"两指",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为反腐败斗争的利器之一,"双规"显示出强大的威慑力,几乎所有贪官的落马都始于"双规"。然而,在实践中,"双规"也存在一些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强调了"依法执纪"的重要性,指出"双规"不能突破法律底线,需要改进和规范。

问题与改进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双规"存在以下问题:1. 超范围:"双规"应仅适用于党员,但有些地方的纪检组织却扩展到党政机关的非党员干部甚至私营企业的非党员老板。2. 无时限:《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未明确规定"规定的时间"有多长,完全由办案人员决定。然而,最近的两个文件已首次对此作出约束。3. 太随意:对涉嫌违纪的党员是否需要"双规"以及"双规"的时间长度往往由基层纪检组织决定,这种随意性不利于保护党员的合法权益。

纳入法治轨道的发展方向

"双规"作为反腐败利器,需要纳入法治轨道。中央纪委发布的"7号文件"和中央办公厅发布的"28号文件"为"双规"带来了重大变化。这些文件严格限定了"双规"的对象,必须是党员且符合一定条件;"双规"的实施主体被限制在县处级及以上纪检机关;审批程序更为严格,需要备案;对"双规"的时限进行了约束,不得超过案件调查时限,并面临更严格的审批程序。

保护被调查党员的合法权益

中央纪委在"7号文件"中明确规定,要维护被调查者的申辩权、申诉权、人身权、知情权和财产权。据悉,中央纪委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人权的理念。同时,中央正在研究制定规范使用"双规"的新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将慎用或不用"双规"措施。

结论

"双规"措施的严格适用体现了保护被调查党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重视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法制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体现在"双规"措施严格适用条件及程序化的规定中,为从严治党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关标签: 双规是什么意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信息公开办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信息公开办法的相关内容。该办法旨在加强政务服务,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安全生产信息的权益。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并明确了申请信息公开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同时,该办法也涉及到信息公开的监督方式和附则。

  • 任丘政府公开报告

    任丘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任丘市卫生局主动公开了96条各类信息,涵盖多个方面如机构设置、领导活动等。至今,未收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也未因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而引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案件。市政府加强领导、监督考核和配套措施的落实,建立了信息公开的工

  • 实验室管理制度

    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旨在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实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管理目的。制度适用于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包括技术中心主任、实验室负责人、仪器设备管理员等各自的管理职责,以及实验室基础管理的要求,如遵守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等

  • 双规期间不可以打人

    双规的定义、法律依据、性质和限制条件,以及在双规期间的行为限制、执行地点和费用、待遇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双规是中共纪检机关和政府行政监察机关采取的一种特殊调查手段,需严肃慎重使用,打人是绝对不允许的。双规地点保密,人身安全由办案机关负责。

  • 双规是否属于强制措施
  • 党内双规:程序、限制和权利
  • 官员双规期间家里会被监视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