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或转抄的证据,也被称为案件的第一手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原始证据包括作为物证的原物、作为书证的原件以及证人目睹犯罪案件事实所作的证言等。在民事诉讼中,原始证据包括书面合同、订货合同中的样品以及亲自目睹案件事实的证人作的证言等。在行政诉讼中,原始证据包括亲眼目睹违法活动的证人证言、当事人对自己违法行为的陈述、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现场检查笔录、罚没款收据、扣押物品清单等。
原始证据由于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发生的地方,因此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较高,对案件的证明作用也较强。
传来证据是指不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常见的传来证据包括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以及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
传来的证言必须有确切的来源和根据,不能以道听途说作为传来证据,也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只有在原始证据无法确定或确实存在困难时,才能使用传来证据代替。如果案件只有传来证据而没有原始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
根据证据单独是否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可以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的含义是指某一项证据的内容,不需要经过推理过程就可以直观地说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以及这种犯罪行为是否由正在被追诉的人实施。
间接证据是指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在理解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分类标准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电话录音既可以是原始证据,也可以是传来证据,取决于该电话录音与案件本身的关系。如果电话录音与案件直接相关,即为原始录音,属于原始证据。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定义和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真实性和可靠性较高,对案件证明作用强;而传来证据则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需有确切来源和根据。此外,还介绍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分类及电话录音的分类。
刑事案件中原始证据与直接证据的区别以及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分类意义。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而直接证据能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两者可单独存在,并无必然联系。传来证据可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并在特定条件下代替原始证据起到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传来证据)的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比派生证据更可靠。法律依据方面,我国三部诉讼法均规定了证据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刑事案件二次侦查过程中缺乏新证据的处理方式,包括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撤诉、补充侦查的相关程序和规定,以及刑事证据的分类。在二次侦查中,如果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补充侦查是在原有侦查基础上的进一步调查和补充证据的活动,分为不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