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
时间:2025-04-26 浏览:8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如果是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是有处分权的,作为原告,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的。如果是刑事案件的,要撤回起诉的,是有严格的限制的。那么,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可以撤回起诉的情形包括:
-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的;
-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 依照刑法规定需要告诉才能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的;
-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行使条件
撤诉权的行使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检察机关对撤诉进行了严格规定。从实质条件和形式要件两方面考虑,撤诉应满足以下条件:
- 实质条件:
- 不存在犯罪事实;
- 犯罪事实并非被告所为;
- 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
- 形式要件:撤诉应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三、撤诉与其他诉讼程序的区别
撤诉是一种特殊的诉讼终结程序,与变更诉讼、追加起诉、延期审理等程序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旦撤诉被准许,原诉讼程序将终结且不可逆转。根据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五十三条第四款规定,撤回起诉后,除非有新的事实或证据,否则不得再行起诉。这一规定明确了撤回起诉意味着诉讼程序结束的法律特性。因此,撤诉权的行使对案件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影响,其决定了公诉是否继续的法律选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法律依据包括相关法律规定,如情节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等可撤回起诉。行使条件则需满足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所为等实质条件以及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的形式要件。撤诉与其他诉讼程序有明显区别,一经准许,原诉讼
-
终止审理刑事裁定书的适用范围
刑事案件的终止审理情形和刑事裁定书的内容及裁定结果。终止审理的情形包括犯罪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刑事裁定书需包含公诉机关名称、被告人信息、起诉时间等要素。裁定结果分为确认有罪和不明确有罪两种情况。
-
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时效的规定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规定,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追诉时效的期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诉讼期限的侦查羁押期限、强制措施期限、批捕期限、审查起诉期限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
无效合同期限追诉时效
无效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情形。无效合同引起的纠纷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追诉时效适用于刑事案件。合同无效纠纷的起诉时效为三年。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和胁迫、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格式条款和免责
-
公安取保候审后一年内是否一定会判决
-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短信威胁要杀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