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交警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申请调解。
申请调解时,双方当事人应共同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并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上一级交通部门维持原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提出。
以下人员可参加调解,但每方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不同,调解的开始时间也不同:
调解的期限为十日,从调解开始之日起计算。
如果经调解达成协议,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并送达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
如果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应终止调解,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各方当事人。
调解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终止调解,并记录在案: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由中立的交警部门主持,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它能较好地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且具有期限短、效率高的优点。因此,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在处理交通事故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8)》第六十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并且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时,应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根据第六十三条,参加损害赔偿调解的人员包括:
委托代理人应出具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申请交警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申请调解。调解程序包括申请调解、参加调解的人员、调解开始时间、调解程序、调解期限、调解书的内容以及调解的终止等。调解在处理交通事故方面能维护双方权益,具有期限短、效率高的优
交通事故造成两根肋骨骨折的误工费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赔偿金额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确定。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步骤,包括受理报案、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裁决处罚、损害赔偿调解和向法院起诉。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的定义、作用、格式、内容及写作注意事项。调解书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根据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和损失情况,召集当事人调解后形成的书面材料,记录公民或法人的法律行为,是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凭证。调解书包括标题、事故时间地点、双方当事人信息
协商损害赔偿争议的时效计算问题。对于自行协商未达成一致的情况,时效计算从达不成一致意见或接到交警调解书之日起计算。达成一致但一方不履行的情况下,则从协议书约定履行时间届满之日起计算。同时,文章还涉及未协商损害赔偿争议和其他情形的时效计算,并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