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是指监护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享有的监督和保护身份权。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
1. 住居所指定权: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不得随意离开监护人指定的住所和居所,这一权利由监护人行使。
2. 交还请求权:当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被人劫掠、诱骗、拐卖或隐藏时,监护权享有请求交还被监护人的权利。
3. 被监护人身份行为以及身上事项的同意权: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独立行使身份行为和独立决定身上事项,必须经监护人同意方能行使。例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职业的许可和法律行为的补正等都由监护人代为处理。
4. 抚养义务:监护人应为被监护人提供扶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等费用(除非被监护人本身有财产)。未被法律规定有扶养义务的人不承担此项义务。
5. 对被监护人监督、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未成年人,监护人有教育、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与亲权的内容相同;对于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的监督权利和义务有特殊的内容,除了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外,还负有监督精神病人不得侵害他人的权利。如果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监督不力,导致被监护人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监护人应承担赔偿的义务。根据《民法通则》,单位担任监护人的情况下不承担此项赔偿义务。
6. 对于精神病人的特定护养、救治义务:监护人应根据具体情况对被监护人进行医治,促使其康复。
监护人应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其中主要内容为对被监护人财产的管理权。监护人有权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离婚前承诺的抚养权有效性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以及抚养权归属问题的规定。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子女的抚养权处理方式,包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和已满十周岁的子女。文章还提到了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方式和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
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这一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父母离婚后,如果母亲抚养未成年子女并去世,父亲将自动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如存在争议,可由相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指定监护人,当事人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未离婚状态下男女双方均有相同的抚养监护权,拒绝看望显然违法。 再次,由于当事人不让提问者见孩子,提问者造成精神上的折磨,属于一种虐待行为,提问者可以选择报警。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未离婚老公不让见孩子违法吗的相关内容,通过上文阅读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