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 > 监护权协议能转让吗

监护权协议能转让吗

时间:2024-01-1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487

监护权的转让及变更

一、监护权的变更情形

监护权并非可以随意变更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情形才能进行变更。

目前,监护权的变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委托监护:指监护人委托他人代行监护职责的情况。委托监护是一种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监护人委托与受托人接受委托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2. 约定监护:指法定监护人之间确定监护人的协议。约定监护与委托监护不同,委托监护是监护人与非监护人之间确定非监护人代行监护职责的协议,而约定监护中,被监护人的监护人由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确定。

委托监护和约定监护的发生直接关系到监护责任的承担,因此研究其关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监护资格的抛弃或转让

监护作为一种资格,是否可以抛弃?根据德国民法规定,拒绝担任监护人可以分为有理由和无理由两种情况。有理由的拒绝担任不承担民事责任,而无理由的拒绝担任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从理论上讲,作为一项权利,监护人有权抛弃或转让,但作为一项职责,监护人不能随意抛弃或转让。我国法律对监护权的抛弃或转让没有明确规定,为了完善监护制度,减少纠纷的发生,应当明确抛弃或转让的限制。

在资格问题上,由于法定监护强调身份和法定因素,监护权利和义务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法定监护形成的监护权利的抛弃要比其他情况更为严格。而指定监护和委托监护由于不是以身份关系为基础,所以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允许权利的抛弃和转让。

三、监护制度的发展

现代监护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的监护和保佐制度。监护权最初的目的是保护家族财产,防止被监护人和被保佐人挥霍浪费财产,或者被他人侵害,损害法定继承人的利益。监护人通过行使职权来履行监护职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护的意义已经从保护家族财产转变为维护被监护人的个人利益。监护到底是一种权利还是义务,或者具有其他性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立法中监护的具体内容,以及监护人和被监护人之间利益的平衡。因此,确定监护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方历史上,父亲通常拥有对子女的绝对监护权。然而,随着女性权益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的变化,监护权逐渐从父亲转向母亲。随着妇女在社会上的工作机会增加,夫妻家庭分工减弱。根据贝克尔的理论,女性在社会上的收入增加与家庭子女数量成反比。随着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和劳动节省型家电设备的普及,家庭成员的平等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西方的法律改革在子女监护权方面也反映了这种社会变迁。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子女法律改革法》规定父母双方对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并要求获得监护权的一方必须以子女的最佳利益行使父母权利。美国大多数州的法律也大体如此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朱某诉李某变更监护权案件调解协议达成

    朱某与李某之间的监护权变更案件。朱某起诉称朱-弋并非其亲生儿子,经医学鉴定证实后,要求变更监护权。经过江西省弋阳县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朱-弋由被告李某抚养,朱某不再承担任何抚养义务。

  • 安徽非婚生子的法律处罚

    安徽省非婚生子的法律处罚。按照规定,不符合生育政策的公民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基于当地人均收入,并结合当事人实际收入水平和违法情节确定。申请非婚生子户口时,需先缴纳社会抚养费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入户申请、出生证明或亲子鉴定证明等。根据不同情

  • 未婚孩子抚养权能在异地开庭吗

    未婚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包括在异地开庭的可能性及相关法律法规。原告可以在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提出诉讼要求抚养费。关于变更监护权和收养的相关法律也进行了阐述。同时,《婚姻法》和《收养法》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收养条件和送养人的规定进行了详细

  • 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的多种情形。这些情形包括监护人原因和被监护人原因,如监护人死亡、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亲属关系消灭等。此外,还讨论了如何解除监护关系,包括未成年人已达成年的法律事实、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种情形下监护关系的

  • 父母双亡没有亲属监护人由谁担任
  • 监护人的指认和群体
  • 抚养义务能因放弃抚养权而免除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