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金请求权是被保险人、受益人的一项财产权利,为促使被保险人、受益人及时行使权利,便于保险人及时履行赔付义务,充分发挥保险对经济生活的保障作用,保险法规定了保险金请求权的消灭时效,被保险人、受益人在时效期间不行使这项权利,则该权利消灭。保险金请求权的消灭时效分为两种:
1.属于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两年不行使而消灭。
2.属于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保险金支付方式是指保险人赔偿或给付被保险人的保险金的方式。
在保险合同中,有关保险金的给付方式一般为两种:
一种为补偿保险,即在发生保险事故时由保险人根据实际损失额给付保险金,但以保险金额作为给付的最高限度;
一种为定额保险,即事先由当事人约定保险金额,于保险事故发生时由保险人依照约定给付保险金额。
一般情况下,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都是定额保险,而人身保险中的疾病保险和伤害保险对治疗及住院等费用的补偿属于补偿保险。
我国保险法对被保险人的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保险金请求权。
《保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确定了被保险人最主要的权利,即保险金请求权。投保人之所以愿意为被保险人投保,无不是希望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可以获得经济支持,减少遭受的痛苦与不幸。因此,被保险人对于保险金的请求权可以满足投保人的意愿,实现其订立合同的基本目的。
(二)被保险人的认可权。
《保险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人寿保险合同的保费支出相对于可能获得的保险金而言少之又少,一般认为巨额保险金可能诱发道德风险或者赌博行为,受益人单独或者与投保人合谋作出违法之举,使被保险人陷于极度危险当中。为了防止出现与保险功能背道而驰的情况,各国法律莫不规定类似条款,赋予被保险人对人寿保险合同同意其作为保险对象并认可保险金额的权利,如果其不同意成为被保险人或者不认可保险金额,则合同无效。姑且称该权利为被保险人的认可权。
(三)同意保险单转让、质押权。
《保险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依照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所签发的保险单,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不得转让或者质押。”我国保险法没有从正面明确保险单是否可以转让、质押,但从该条款的语义中可以得出肯定答案,目前这也是理论及实务界的通说。由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一般存在某种特别的联系,可能是特定的身份关系,如夫妻、父子,也可能关乎道德、社会公益,保险单一旦转让必然影响到“特别的联系”,有可能导致保险利益丧失,致使保险合同无效,并且有可能加大道德风险,这些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人寿保险合同转让时须由被保险人同意是必要的。
交通肇事逃逸伤者的赔偿方式,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方式和注意事项。医疗费的计算需注意与治疗无关的费用,误工费的计算需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其他费用如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也都有明
人寿保险理赔的标准,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方式和标准。根据医院证明和交通事故发生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并凭据支付。同时,还涉及被抚养人生活费补偿范围、残疾用品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等方面的规定。
中国保险法中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发生保险事故或制造事故、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等情形下的保险处理原则。同时,也讨论了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投保人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等问题,并强调了保险期间内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
车祸保险公司的赔偿到账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赔偿到账时间根据金额大小而定,小金额赔偿通常3天内到账,大金额赔偿需报保险公司总部批准,一周左右到账。理赔标准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进行,包括死亡伤残、医疗费用和财产损失的赔偿限额。申请赔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