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遇到强拆时,应保持冷静,从容应对。面对突发情况,很容易感到愤怒和委屈,但不要冲动以暴制暴,要平复心态,通过合法手段解决问题,寻找专业拆迁律师维护自己的权益。了解法律知
2024-06-25
3、拆迁人已对被拆迁人作了补偿安置或提供周转用房的;
2024-06-25
政府在征用土地时,如果出于公共利益或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可以强制征用。强制征用必须给予一定的赔偿,如果当事人对赔偿不满意,可以向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诉或进行行政诉
2024-06-23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房屋进行拆迁的时候,就需要签订拆迁补偿协议,而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后,补偿标准是不能提高的。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
2024-06-23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它们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
2024-06-20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将受到刑罚。如果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
2024-06-19
依据规定对房屋进行征收拆迁是需要先补偿后拆迁的,模拟拆迁补偿协议并不是正式的补偿协议,是不能强拆房屋的。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拆迁裁决书送达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应当按照裁决方案认真执行。
2024-06-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违章建筑被认定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限期拆除的决定。如果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逾期不拆除,政府有权强制拆除
2024-06-17
农村房屋在阳台上建棚是不是属于违法建筑,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才能确定,如果改变了建筑原有的规划,一般就属于违法的建筑,需要拆除的。强制拆迁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被拆迁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搬迁义务的而责成有关部门强制被拆迁人履行搬迁
2024-06-17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行政裁决的事实认定、行政程序、法律适用、有无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等进行全面合法性审查。
2024-06-16
政府通过暴力的方式进行拆迁的,触犯的刑事犯罪可能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罪等。第三十一条 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2024-06-15
在面对暴力强拆时,被拆迁人可以通过向公安报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被拆迁人还应该注意收集相关的违法拆迁证据,并通过申请信息公开来收集征收方程序操作中的违法点。这样
2024-06-14
依据我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非法强拆房屋的,是属于行政侵权的行为,被非法强拆人是可以向法院提起国家赔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的。第十三条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
2024-06-14
房屋征收的强制执行又称强制拆迁。强制拆迁是指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或者承租人未在约定或者规定的搬迁期限内履行搬迁义务,经过征收人或者相关部门的催告后仍未履行搬迁义务,由被征收人或者相关部门的催告后仍未履行搬迁业务,由被征收人或者相关部门的催告后仍未履行
2024-06-14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违法建筑在拆除时没有经济补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市、县级政府在做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对征收范围内未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
2024-06-10
强制拆迁的时效性问题,包括公民不服强制拆迁决定后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限制以及强制拆迁的条件。对于强制拆迁,必须以补偿决定为前提,同时满足其他条件如作出裁决并送达当事人、超过规定搬迁期限未搬迁等。被征收人需知道法律时效,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房屋强拆后是否可以通过信访解决的相关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信访可用于提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意见和不满,但对于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需按相关法律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强制拆迁需满足法定条件,如被征收人不申请行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详细手续及要求。首先,需符合规划要求并获得选址意见书;接着进行用地预审申请,并获得预审报告书;然后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包括环保审批和劳动行政部门审批;最后,正式申请用地并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中涉及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的农用地转用和土
违法行为的概念及其分类。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以及按违反的法律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