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离婚后,双方仍然是同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且双方都有能力继续承包经营土地,并且双方都希望继续承包经营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那么可以考虑在不影响生产、方便经营和管理的前提下,将夫妻共同承包经营的土地按份额划分给各自经营。
如果一方没有能力或不愿意继续承包经营土地,那么应根据有利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原则,将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交给另一方具备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一方,并判决继续经营方给予放弃承包方相当价值的经济补偿。
代耕是指在亲戚、朋友、邻居等互相信任的关系基础上,承包方将承包土地短期交给他人代为耕种的行为,无需签订书面合同。在离婚案件中,如果一方迫于生存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但短时间内又不能自行耕种承包土地,可以考虑由另一方代为耕种。代为耕种方在扣除应交纳的承包税金、劳动投入等费用后,按照当地当年(或季节)土地平均产量支付对方应得的土地收益。
在离婚案件中,由于各种原因,承包土地不适合进行分割,可以采取夫妻共同享有的承包土地轮流耕种的方式。
基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而产生的经济利益,以及承包土地被依法占用、征用所获得的补偿费,应由夫妻双方按照份额进行分割。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法律依据,包括转让条件、征地的费用支付、土地补偿费分配以及农户转让承包行为的有效性等。承包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而征收集体土地需支付多项费用以保障农民权益。此外,不同地区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方式也有所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包括转包协议的合法性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需经发包方同意,否则合同无效。但承包方有稳定非农职业或收入来源时,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得不同意。出租和转包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土地补偿权利仍归土地承包经营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