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拆迁安置房取得方式的不同,需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a、以产权置换方式取得的拆迁安置房:
1、如果被拆迁房是夫妻一方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私有住房,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2、如果被拆迁房是夫妻一方在结婚登记之后取得的私有住房,拆迁安置房的差价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结清的,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3、如果被拆迁房是夫妻一方父母的私有住房,婚后该房拆迁,安置房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处理。
4、如果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婚后该房拆迁,安置房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依法分割。
b、以房屋补偿方式取得的拆迁安置房:
1、如果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在拆迁时与其他家庭成员以房屋补偿方式共同安置,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财产分割时,应考虑该房产来源、其他家庭成员的居住权利以及父母工龄的福利性价值等因素。
2、如果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在拆迁时取得安置房屋承租权,离婚时双方均可承租,对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3、如果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是与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共同以房屋补偿方式安置的拆迁房,在结婚5年以上,离婚时未经其他共同安置人同意,另一方不可以承租。离婚时,应当按照拆迁安置协议约定处理。
c、尚未办理产权登记、尚未取得所有权的拆迁安置房:
在离婚和继承案件中,可以尽量采取调解的方式处理结案。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因此,被拆迁房屋是私有住房的,以产权调换方式取得的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属于原被拆迁房屋所有人。
产权调换是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方式之一,以实物形式体现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的补偿。在产权调换中,被拆迁人因调换而取得新房屋的所有权,并将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转让给拆迁人。因此,如果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是在结婚登记后取得的,不论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登记在夫妻谁的名下,都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是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登记在原被拆迁房屋所有人名下,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个人财产。
对于房款差价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结清的情况,或者是以按揭贷款方式结清后,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情况,不改变拆迁安置房为原被拆迁房屋所有人个人财产的性质。但是,在分割时,房屋所有权人应当给予另一方适当的补偿。
此外,在分割时还应注意:
1、对居住房屋的装修等添附部分中属于另一方应有的份额,屋所有权人也应当折价予以补偿。
2、对另一方因拆迁安置而取得的居住权,屋所有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根据《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在本市确定的房改危改区,属于直管公有住房的,被拆迁人放弃补偿。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给予就地安置的,房屋承租人按照规定价格购买就地安置房。被拆迁房是承租的公有住房,公有住房承租人购买现住房后就可以成为被拆迁人直接获得补偿。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属于原被拆迁房屋承租人。
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在拆迁时取得安置房屋承租权,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差价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结清的,拆迁安置房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依法分割。
在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人离婚分割房产时,应当注意保护夫妻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作为共同安置人的居住权利。
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和居住权都应当得到保护。离婚时,应当给予其他居住权人适当的补偿后,才能分割处置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同样,在继承分割拆迁安置房所有权时,也应当同时注意到继承人以外的共同安置人的居住权利。
居住权不得转让和继承,但居住权人有权要求房屋所有人保障其对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
离婚后财产分配准则的法律解析,包括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给予补偿原则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这些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中起着重要作用,确保了公平合理的分配,并特别保护子女和女方的利益。
宅基地拆迁纠纷的处理原则,包括权利人的产权份额确定原则、未成年人共同所有权原则、动迁补偿的分配原则、宅基地使用权的共同所有权原则和安置房购买权确认原则。同时,文章还解释了宅基地的定义和所有权,即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动迁房与动迁商品房的定义及特点。动迁房是拆迁后提供给被拆迁人或承租人的房屋,其买卖受法律和当地政策约束。动迁商品房则具有商品房性质,可上市交易。动迁房买卖存在风险,如房屋所有权争议、拆迁补偿款争议和交易时间过长引发的纠纷等。
孕期离婚财产分配的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离婚时应按协商、男女平等、法院判决、补偿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分割。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可请求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