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夫妻因分居离婚 男方父母赠与的房子能否分割
梁某与张某于2000年7月登记结婚。梁某主张夫妻分居长达数年,双方感情已经破裂,于是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据了解,张某父母共有一套房屋,2004年,张某父母办理赠与公证,自愿将涉案房屋的全部产权赠与唯一儿子张某,张某表示接受该赠与,后产权登记于张某个人名下。张某父母已先后去世,涉案房屋由张某一家三口居住,梁某与女儿居住一房间,张某居住另一房间。梁某主张该房是张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接受父母赠与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要求对房屋份额进行平均分割。
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关于涉案房产,从张某父母及其在公证处所作的谈话笔录、《赠与合同》的内容及房产证登记的产权人情况看,张某父母将房产只赠与给张某个人所有的意思表示清晰明确,故应认定为张某的个人财产,梁某主张涉案房屋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缺乏事实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律师说法: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此外,《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夫妻共有房产的认定问题。婚前购房,只有一方名字在合同上则认定为该方的婚前财产;婚后购房则无论谁付款、谁署名,都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离婚时贷款购房的分割也涉及不同情况,包括婚前按揭购房和婚后按揭购房,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割。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
共有房产的分割和确权问题。文章指出按兴建设投资份额大小确定共有房产的份额;合资购房则按出资比例分享所有权。遗产中的房屋只能分割成若干份额进行继承。在分割房屋时,需提交相关文件并经房管部门确认。文章还介绍了房屋析产的情况,强调必须取得全体共有人的一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