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法规 > 摘错菜被继父砸死,家暴如何处罚

摘错菜被继父砸死,家暴如何处罚

时间:2024-12-2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6515
如今在很多家庭中遭受到家暴的通常都是比较弱势的女性与小孩,由于受到家暴之后不敢反抗,因此造成家暴的频繁。那么摘错菜被继父砸死,家暴如何处罚?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事件经过

1月20日中午,贵州沿河县发生一起家庭暴力血案,两名男童因摘错菜被继父用砖头砸死。大儿子当场死亡,小儿子颅骨粉碎性骨折送医后宣布脑死亡。两个孩子的母亲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也遭到暴打。

据知情人士透露,出事的一家夫妇均系二婚,两个儿子是妻子带来的,杨某是他们的继父。杨某此前就有暴力倾向,其前妻就是被他打跑的。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已经被警方控制。

据知情人士称,1月20日中午11点左右,淇滩镇一杨姓男子让两个儿子去地里摘豌豆尖。因两个孩子摘错了菜,遭到杨某的打骂,两个孩子的母亲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也被打。见妈妈被打,两个孩子又上前解救妈妈,没想到杨某拿起砖头就砸,大儿子被砸后当场死亡,小儿子后被送往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

法律解读

家庭暴力如何处罚

1、在司法实践中,家庭暴力的认定并不容易,诉讼过程中受害妇女提出遭受家庭暴力的诉求往往因缺乏有力的证据而被否定。

2、我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要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

3、凡涉及家庭暴力离婚案件,在不违背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律师应尽力争取为受害妇女多争取精神损害赔偿。

4、案件处理过程中,承办律师与施暴人交流沟通时,应强调家庭暴力对受害妇女造成的伤害后果,使施暴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5、尽量避免从道德层面对施暴人进行指责,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容易形成与施暴人之间严重对立,不利于施暴人的改变与成长。

如何保护受害者?

第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审理离婚、赡养、抚养、收养、继承等民事案件过程中,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第三十二条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包括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内容:

(一)禁止加害人对受害人再次加害;

(二)责令加害人迁出受害人住所;

(三)禁止加害人接近受害人;

(四)禁止加害人对受害人住所及其他共同所有的不动产进行处分。

解读法律专家认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是征求意见的一大亮点。目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比较被动,如果在诉讼前及诉讼过程中遭到骚扰、纠缠,只有发生直接后果时才能申请追究。征求意见稿对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规定与细化,保护受害者。

家庭暴力受害人在提起诉讼前,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受害人无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应当在48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1个月至6个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速裁程序是否需要犯罪嫌疑人同意

    刑事速裁程序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意问题,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时才能适用速裁程序。适用范围限于特定案件,包括可能单处罚金的案件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是基层法院适用速裁程序的前提。同时,《刑

  • 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自动投案必须在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前进行,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

  • 家庭暴力的刑事处罚

    家庭暴力的刑事处罚问题。根据《婚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可受到行政处罚,严重情况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文章还提及了受害人请求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暴力与离婚、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内容。对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请

  • 案情简介

    杭州富阳一起家暴案件。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丈夫盛某殴打妻子樊某,樊某头部伤势严重并遭受身体其他部位伤害。警方对盛某进行批评教育,考虑樊某态度及盛某悔过表现,暂不对樊某伤情进行鉴定。回访显示盛某已改变行为,家暴未再发生。同时提及《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和

  • 非法集资被关看守所怎么处理
  • 从犯量刑比例是多少
  • 免于刑事处罚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