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签订书面协议约定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婚前个人所有的房屋归夫妻共同共有,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夫妻婚内财产约定,对夫妻双方均有约束力,并不因是否办理房屋权属变更登记而影响其效力。
关于1402号房屋,刘某主张其与孙某签订《协议》,将个人单独所有的房屋的一半产权赠与孙某,但因未办理过户,故其行使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该房屋仍应属其个人所有,孙某仅能分得共同还贷部分相应的增值利益。就此,法院认为,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现刘某与孙某采用书面形式对该房屋的产权状况进行了约定,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应予认可。刘某虽主张其系受迫于孙某而签订《协议》,但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故《协议》之约定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基于此,1402号房屋应当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法院结合该房屋的市场价值、还贷数额和房屋使用情况,判决该房屋归刘某所有,由刘某支付孙某相应房屋折价款。
离婚后是否可以分割公婆的财产问题。根据婚姻法和继承法的规定,如果公婆在世,其财产不能分割;若公婆已去世,则需看是否有指定财产给儿子一个人。若未指定,财产归儿子夫妻共同所有,离婚时需分割;若已指定,则财产为婚内个人财产,与离婚无关。
房屋赠与合同违约的赔偿责任及赠与人不再履行赠与义务的条件。在普通赠与合同中,赠与人通常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当涉及社会公益或经过公证的合同时,赠与人可能需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此外,当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并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时,可不再履行赠与
婚内财产协议的必要性,指出其合法性及有效性的要求。在合法有效的协议中需要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离婚财产分割等内容。同时,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应归夫妻共同所有,包括工资、奖金、生产收益等。而婚内财产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对
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无效的约定和限制效力的约定。无效的约定包括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不动产归双方共有但未办理产权变更、谁提离婚谁无财产等。限制效力的约定包括免除子女抚养义务的约定、由一方承担第三人债务的约定以及免除夫妻间扶助义务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