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如果遗嘱经过公证的,公证处会对遗嘱留存,当事人可到公证处调取该遗嘱。如果遗嘱并未经过公证的,可以查询是否留有副本并结合证人等证据佐证遗嘱人真实意思。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遗嘱人烧毁公证遗嘱文书不能视为撤销遗嘱。以书面形式声明撤销或变更原遗嘱,
2022-11-05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立的遗嘱。遗嘱没有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
2022-11-04
被继承人是出于本人真实意愿,选择由他人代书遗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在订立代书遗嘱的时候,要求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
2022-1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2-11-02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2022-11-01
如果被继承人的遗嘱中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或者遗嘱中所指定的人,患有重病、丧失行为能力,拒不接受指定而不能执行遗嘱的,应由全体法定继承人作为遗嘱执行人。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
2022-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伪造的遗嘱无效。
2022-10-28
因此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是不具有遗嘱能力,除非其是16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2022-10-27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可以依法定立遗嘱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遗嘱可以办理公证,公证遗嘱由遗嘱人亲自经公证机关办理。如果是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当事
2022-10-26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证遗嘱是所有遗嘱形式中效力最高的,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2022-10-25
遗嘱继承附有义务的,继承人应当履行义务。附义务的遗嘱继承如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的,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由提出请求的继承人或受益人负责按遗嘱人的意愿履行义务,接受遗产。立遗嘱后,遗嘱
2022-10-24
即遗嘱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或一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或其它的人继承。这种法律行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无须经他人同意,自遗嘱人死亡时起,遗嘱即开始生效。合法的遗嘱方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及危急时的口头遗嘱。在这些遗嘱中,公证遗
2022-10-22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2022-10-21
2、遗嘱人的遗嘱只能处分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如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
2022-10-20
继承开始后,如果有遗嘱,且遗嘱是合法有效的,按照遗嘱约定的方法分配遗产。如果被继承人是法定继承人的,只能在遗嘱之后继承剩余部分的遗产,所以遗嘱是可以优先于法定继承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
2022-1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关于遗嘱的有效性和失效情况。遗嘱的有效性取决于遗嘱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和财产处分的合法性。遗嘱失效的情况包括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思、遗嘱处分无权财产、伪造的遗嘱和被篡改的遗嘱。遗
立遗嘱人为防止遗产继承纠纷,通过见证人和代书人作为见证,订立遗嘱的过程。遗嘱中明确了立遗嘱人的财产情况、处理方式和继承人,并强调尊重遗愿,和平处理遗产继承事宜。此外,遗嘱还规定了一式三份的复制及修改撤销方式。
代书遗嘱的定义和要求以及代书人的资格要求。代书遗嘱必须满足遗嘱人口述、见证人见证、代书人记录等条件,并且代书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能是继承人或与其存在利害关系的人,以确保代书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精神残疾人的继承权问题。精神残疾人在法律上享有与其他人相同的继承权,其合法监护人可以代替其继承房产并保护财产。遗产分配遵循公平原则,对于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予以特殊照顾。继承房产需满足形式选择、个人所有财产及继承人共同协议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