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2-11-02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2022-11-01
如果被继承人的遗嘱中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或者遗嘱中所指定的人,患有重病、丧失行为能力,拒不接受指定而不能执行遗嘱的,应由全体法定继承人作为遗嘱执行人。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
2022-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伪造的遗嘱无效。
2022-10-28
因此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是不具有遗嘱能力,除非其是16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2022-10-27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可以依法定立遗嘱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遗嘱可以办理公证,公证遗嘱由遗嘱人亲自经公证机关办理。如果是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当事
2022-10-26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证遗嘱是所有遗嘱形式中效力最高的,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2022-10-25
遗嘱继承附有义务的,继承人应当履行义务。附义务的遗嘱继承如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的,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由提出请求的继承人或受益人负责按遗嘱人的意愿履行义务,接受遗产。立遗嘱后,遗嘱
2022-10-24
即遗嘱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或一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或其它的人继承。这种法律行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无须经他人同意,自遗嘱人死亡时起,遗嘱即开始生效。合法的遗嘱方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及危急时的口头遗嘱。在这些遗嘱中,公证遗
2022-10-22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2022-10-21
2、遗嘱人的遗嘱只能处分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如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
2022-10-20
继承开始后,如果有遗嘱,且遗嘱是合法有效的,按照遗嘱约定的方法分配遗产。如果被继承人是法定继承人的,只能在遗嘱之后继承剩余部分的遗产,所以遗嘱是可以优先于法定继承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
2022-10-19
他们与遗嘱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一般来说,他们在场不利于遗嘱人毫无顾忌有受外界影响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继承人、受遗赠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也应当视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2022-10-18
诉状要有以下内容:。双方当事人(原被告)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地址。如是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所在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所谓诉讼请求,即要求解决的问题,如请求离婚或要求赔偿多少钱等。
2022-10-14
让口头遗嘱生效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情况非常紧急,当事人无法订立其他遗嘱,只能订立口头遗嘱;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进行见证;危险消除之后,当事人无法再订立其他形式的遗嘱。
2022-10-13
遗产继承中的转继承问题。在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离婚后若继承人死亡,应适用转继承制度。案例中的李某用在其父李某余去世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女儿李某娟作为转继承人继承了部分遗产。同时,已离婚的陈某世因继承权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仍被认定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
关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遗嘱形式和见证人的规定。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必须在场,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仅在
老王去世后,其家庭因遗产分配产生的纠纷及法律处理过程。老王的子女因财产继承问题争执不下,最终由法院处理。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财产分割和继承处理,确保公平合理。法院公开宣判并解释判决理由,提高了村民的继承法律意识。律师提醒,处理家庭纠纷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区别。代位继承发生在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与被继承人同时死亡的情况下,继承人的子女直接参与遗产分割。而转继承则发生在继承活动开始之后、遗产处理之前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下,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遗产。两者在继承人范围、继承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