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义务人的赡养责任形态多样,赡养费只是其中一种义务。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赡养人除了经济供养外,还包括医疗护理、生活照料、住房照护、精神照料和田产照料等。赡养费的功能是弥补老人经济困难,着眼于未来的生活问题,因此,年满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并不必然需要经济扶助。
如果年满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可以通过养老保险或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并不需要赡养人提供赡养费进行经济扶助。这样的规定也可以鼓励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力更生。另一方面,如果一概从年满法定退休年龄起算赡养费,有些赡养纠纷案件甚至主张数十年的赡养费,如果支持则可能增加赡养人过重的负担,使自己陷入困境。此外,陈旧多年的赡养费被重提也不利于维护亲情关系。
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基本要求。赡养纠纷引起的家庭矛盾属于家事纠纷,与普通民事纠纷相比,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情感性和亲情性,并呈现自我修复性强和人身依附性强的双重特征。因此,家事纠纷更适宜通过对话、沟通为代表的和解、调解等协商解决机制进行化解。
如果赡养费从被赡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日起算,将会迫使老人在遇到赡养纠纷时马上通过诉讼寻求司法救济,这背离了家事纠纷的最佳解决途径。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厌讼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赡养纠纷通过诉讼公开审理,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将加剧双方矛盾,不利于纠纷解决,也不利于家庭和睦。
赡养费是解决被赡养人入不敷出、生活陷入困境的问题,赡养人应给予经济扶助,使被赡养人能够维持正常生活。因此,赡养费的起算时间应根据被赡养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认定,而不能一概而论。
被赡养人何时陷入生活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综合认定:
一是被赡养人的收入情况,包括养老保险、劳务收入、存款、孳息、收益等。
二是被赡养人的身体条件,如果被赡养人体弱多病、身体残疾,即使未达法定退休年龄,成年子女也应支付赡养费。
三是被赡养人的生活水平,赡养费的起算时间应综合考虑被赡养人的生活水平,不能仅认为被赡养人维持最基本生活即可,被赡养人的生活水平应保持与之前相当的水平,不应明显低于之前。
四是当地一般生活条件,被赡养人的生活条件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消费水平等因素。
子女与老人断绝关系的合法性问题。法律上无法断绝血缘关系,父母与子女有抚养和赡养的义务。当父母或子女未履行义务时,有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律严禁残害婴儿行为,赡养扶助内容包括提供生活用品、费用,以及精神关怀等。赡养义务不仅限于婚生子女与父母,也适用于其他关
签了赡养协议后不给钱的情况。赡养费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子女有抚养教育父母的义务,若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费计算考虑了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当地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等因素。赡养人应尊重
父母由一个子女赡养时,其他子女在遗产继承方面的权益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未履行赡养义务的其他子女可能会被减少或不分配遗产。同时,不赡养老人会产生法律后果,包括支付赡养费用、刑事责任等。
子女赡养老人时,子女年收入是否应作为赡养限制条件的问题。指出赡养父母并不以子女的收入多少为限制条件,子女只要有扶养能力,需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引用了相关法律规定和追索赡养费所需的证据,强调了赡养义务的重要性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