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是一项法定义务,签订不赡养老人的协议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不会支持这种协议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
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因此,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
当父母没有经济收入或收入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需要时,有赡养能力的成年子女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如果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子女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条件。对于不能或不愿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子女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
生活上照料是指帮助年迈体衰的父母。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该条规定明确了子女应当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同时也明确了父母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的两个条件:一是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二是生活困难。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的父母无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如果已婚的成年子女本人没有经济收入,但配偶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他们仍然应承担赡养义务。因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有处分权。
当父母因为生活困难、犯罪或其他客观条件确实无法抚养未成年子女时,当这些子女成年独立后,如果父母符合被赡养的条件,子女仍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
即使父母取消子女对财产的继承权,子女仍然有赡养义务。
子女放弃财产继承权的行为是有效的,但放弃赡养义务的行为是无效的。继承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父母和子女之间可以相互继承遗产。子女自愿放弃这项权利是对自己继承权的合法处分,法律允许这样做。然而,子女不能以放弃继承权为由来对抗法定的赡养义务。
在一些偏远山区,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母亲改嫁或父亲再婚后,就与自己原有的家庭关系脱离,养老问题应由新组成的家庭的子女承担。然而,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0条明确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一份分家协议书范本的具体内容。该协议涉及夫妻二人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明确了一处房产的归属。协议中还提到了其他子女的意见、赡养义务、变更登记手续以及协议生效和存储的相关事项。
如何撤销赡养协议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赡养协议的内容及其法律依据,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和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文章还涉及被赡养人的权益保护,包括房产权、婚姻自由和财产权保护等方面。在特定情况下,如赡养人经济状况的变更,赡养费用可以相应调整。
赡养协议与财产关系的问题。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履行的法定义务的协议,与财产无直接关系。赡养协议包括被赡养人和赡养人的基本信息、赡养义务、给付方式、保护措施等。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得免除。若某子女无法履行赡养义务,其
赡养协议对儿子房产的影响。赡养协议主要是为了保障赡养人的利益,通常不会对儿子的房产造成影响。但可能涉及被赡养人的房产继承问题。赡养协议需符合法律规定和老年人意愿,并可以包括扶养义务人在老年人生活中的生养死葬等方面的义务。赡养人有协助、照料、供养等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