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纠纷 > 赡养纠纷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赡养纠纷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时间:2024-01-0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627
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状况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是否孝顺及其经济能力。有的赡养纠纷案件,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属于经济困难或较困难的群体,这就使法官在个案的裁判中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下面分析几个关于赡养纠纷的审理问题的对策,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赡养纠纷的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发展好农村经济,提高子女的赡养能力

当前我国国力有限,难以承担全面的社会养老保障责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家庭赡养为主的情况难以改变。因此,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农业经济的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从根源上解决赡养问题。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议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探索构建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以实现更加全面的覆盖、更加及时的救助和更加充分的保障。

三、法官在裁判赡养纠纷时的具体对策

(1)对于父母要求增加赡养费的情况,如果子女经济确实困难,法官不能简单依据当今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标准判决增加,而应在综合考虑父母和子女双方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酌情裁判。如果法院的判决明显超过子女的负担能力,该判决将无法执行,只会成为一纸空头支票。

(2)在处理老年人的医疗费问题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子女支付医疗费不会必然导致其及家人生活严重困难,且这种负担能力不排斥负债。如果子女确实无力承担,可以酌情判决子女支付部分医疗费用。

(3)针对医疗费的数额和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法官在法律文书中确定医疗费支付方式时,可以采用确诊患病时即预付的方式。即可以表述为:在原告确诊患病时,被告应立即按医院预测的医疗费数额或医疗处方划价单载明的数额预付医疗费,如果预付费用不足,应立即按医院重新预测的数额支付。

四、加强精神赡养的立法

建议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律的规范范畴,可以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有关精神赡养的内容,明确规定子女应在多长时间内看望父母一次,否则将属于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并承担法律责任。可以责令不尽精神赡养义务的子女支付一定的精神损害费用,以弥补老人因未得到应有的精神赡养而受到的伤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答辩状:杨______对李______继承纠纷案的答辩

    杨______对李______继承纠纷案的答辩。答辩人请求法院驳回原告李______的诉讼请求,强调自己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有权继承遗产。答辩人要求继承堂屋与东屋,并请求法院确认和保护其继承权。

  • 孙子女的赡养义务

    孙子女对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具备负担能力时需承担赡养责任,但未成年或精神病人除外。若祖父母有固定收入可自理,孙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若祖父母的子女已死亡或无力赡养,孙子女需承担赡养责任。同时,孙辈对祖辈的赡养义务并不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 赡养纠纷的调解方法

    赡养纠纷的调解方法。在调解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诚心,找准矛盾焦点,强化司法为民思想并多开展巡回审判。同时,要找准法律与道德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外部力量的协助调解作用,调解项目及内容应尽可能详细。

  • 赡养纠纷是否可免交诉讼费

    涉及赡养费纠纷的案件是否可以免交诉讼费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以及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特定人群可以申请免交诉讼费。此外,因见义勇为或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导致自身权益受损的人也可以申请免交诉讼费。

  • 赡养费的法律定义和义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 亲属抚养与赡养的法律义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