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纠纷 > 赡养纠纷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赡养纠纷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时间:2024-01-0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627
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状况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是否孝顺及其经济能力。有的赡养纠纷案件,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属于经济困难或较困难的群体,这就使法官在个案的裁判中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下面分析几个关于赡养纠纷的审理问题的对策,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赡养纠纷的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发展好农村经济,提高子女的赡养能力

当前我国国力有限,难以承担全面的社会养老保障责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家庭赡养为主的情况难以改变。因此,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农业经济的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从根源上解决赡养问题。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议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探索构建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以实现更加全面的覆盖、更加及时的救助和更加充分的保障。

三、法官在裁判赡养纠纷时的具体对策

(1)对于父母要求增加赡养费的情况,如果子女经济确实困难,法官不能简单依据当今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标准判决增加,而应在综合考虑父母和子女双方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酌情裁判。如果法院的判决明显超过子女的负担能力,该判决将无法执行,只会成为一纸空头支票。

(2)在处理老年人的医疗费问题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子女支付医疗费不会必然导致其及家人生活严重困难,且这种负担能力不排斥负债。如果子女确实无力承担,可以酌情判决子女支付部分医疗费用。

(3)针对医疗费的数额和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法官在法律文书中确定医疗费支付方式时,可以采用确诊患病时即预付的方式。即可以表述为:在原告确诊患病时,被告应立即按医院预测的医疗费数额或医疗处方划价单载明的数额预付医疗费,如果预付费用不足,应立即按医院重新预测的数额支付。

四、加强精神赡养的立法

建议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律的规范范畴,可以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有关精神赡养的内容,明确规定子女应在多长时间内看望父母一次,否则将属于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并承担法律责任。可以责令不尽精神赡养义务的子女支付一定的精神损害费用,以弥补老人因未得到应有的精神赡养而受到的伤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赡养协议纠纷的成因

    赡养协议纠纷的成因,包括赡养人的文化素质低、法治和道德观念差,子女因家庭财产分配不均而发泄怨气,子女本身年老体弱无力尽赡养义务,受封建思想影响子女反对父母再婚以及“分家赡养协议”导致部分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等因素。为了减少赡养纠纷,文章提出了弘扬尊老爱幼

  • 原告卞某与被告顾某赡养费纠纷一案撤诉裁定书

    原告卞某与被告顾某赡养费纠纷一案的撤诉裁定书。原告提起诉讼后,因被告顾某病故身亡,原告撤回了对其的诉讼。之后,原告以双方纠纷已自行解决为由提出撤诉申请。法院认为符合法律规定,准许原告撤诉,并裁定受理费由原告负担。

  • 老人赡养纠纷上诉状怎么写

    原告:***,男,60岁,汉族,现住****。被告:***,女,35岁,汉族,现住****。被告居住的北屋五间房屋是原告的,长期居住至今,被告应当腾清房屋,返还给原告居住。综上所述,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特诉至人民法院,请求法

  • 农村赡养纠纷案件法官怎么审

    人民法院受理农村赡养纠纷案件的时候,法官是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案件的,法院最终的判决都是依据掌握的证据作出的。(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

  • 赡养的义务能中断吗
  • 母子因赡养费对簿公堂 法官坐炕头巧解纷争
  • 离婚纠纷案件具体如何举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