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纠纷 > 赡养纠纷是共同诉讼吗

赡养纠纷是共同诉讼吗

时间:2024-04-01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637
赡养老人尽管是我们的义务,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在父母年老之后赡养他们,在孩子不愿意赡养自己又没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许多人就会通过法律来解决这起纠纷。那么,赡养纠纷是共同诉讼吗?关注手心律师网,了解更多知识。

赡养纠纷是否属于必要共同诉讼?

非必要共同诉讼。理由如下:

1. 民事诉讼法的“不告不理”原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内容和标的由当事人确定,法院无权变更或撤销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法院只能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事实和主张进行审理,对于未起诉的当事人,法院不能随意追加。

2. 民事诉讼法的当事人处分原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利。处分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支配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3. 赡养义务不是一个共同的义务整体

赡养义务的范围并非是连带的,而是分别对被赡养人的义务。赡养人之间并不存在同一的民事法律关系。

4. 普通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

我国法律规定了普通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法院依据职权追加当事人的情形,会出现在必要共同诉讼中。然而,在我国民诉法意见中,对必要共同诉讼中法院依据职权追加当事人的情形做了概括式列举,但并不包括赡养纠纷案件。因此,法院依据职权追加被告缺乏法律依据。

5. 民事诉讼法处理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争议

民事诉讼法是处理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争议的程序法。因此,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要遵循“不告不理”的司法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不依据职权追加当事人也是尊重当事人处分原则的要求。

6. 赡养义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债务

赡养义务应属于每个成年子女对父母应尽的法定债务,是不可分割的债务。虽然各子女具有相同的赡养义务,但彼此赡养义务的履行并不以其他赡养人履行义务为前提。在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子女在实际履行赡养义务或法院判决子女承担赡养义务时,往往以每个赡养人分担一定数额或比例的被赡养人生活费、医疗费、护理费、粮食等实物方式来实现。本案中,原告在诉状中明确要求两被告按月承担200元的赡养费,也是符合实际要求的。法院只需结合两被告的经济能力以及原告的实际需要做出合理裁判即可。

7. 不追加被告可能更有利于保护被赡养人的利益

由于赡养纠纷发生在血缘、亲缘关系密切的当事人之间,当事人通常都希望避免适用国家法进行裁决。在被赡养人子女较多的情况下,原告原本仅对不履行赡养义务之子女提起诉讼。如果法院依据职权追加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或激化家庭矛盾,使正常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不再履行其义务,从而损害被赡养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赡养协议纠纷的成因

    赡养协议纠纷的成因,包括赡养人的文化素质低、法治和道德观念差,子女因家庭财产分配不均而发泄怨气,子女本身年老体弱无力尽赡养义务,受封建思想影响子女反对父母再婚以及“分家赡养协议”导致部分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等因素。为了减少赡养纠纷,文章提出了弘扬尊老爱幼

  • 原告卞某与被告顾某赡养费纠纷一案撤诉裁定书

    原告卞某与被告顾某赡养费纠纷一案的撤诉裁定书。原告提起诉讼后,因被告顾某病故身亡,原告撤回了对其的诉讼。之后,原告以双方纠纷已自行解决为由提出撤诉申请。法院认为符合法律规定,准许原告撤诉,并裁定受理费由原告负担。

  • 老人赡养纠纷上诉状怎么写

    原告:***,男,60岁,汉族,现住****。被告:***,女,35岁,汉族,现住****。被告居住的北屋五间房屋是原告的,长期居住至今,被告应当腾清房屋,返还给原告居住。综上所述,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特诉至人民法院,请求法

  • 农村赡养纠纷案件法官怎么审

    人民法院受理农村赡养纠纷案件的时候,法官是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案件的,法院最终的判决都是依据掌握的证据作出的。(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

  • 赡养的义务能中断吗
  • 母子因赡养费对簿公堂 法官坐炕头巧解纷争
  • 离婚纠纷案件具体如何举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