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行为人驾驶机动车一次连续变换两条车道,交管部门可对其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
2023-05-16
新规定的家庭自用小型汽车6年免上线检测,但6年内每2年还是要到车管所领取年审帖和环保贴。(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2023-05-10
1、行车时压白线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三分并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
2023-05-08
第九十三条 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
2023-05-05
一般机动车应当每年检验1次;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车辆审验时间规定为《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其
2023-05-04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符合法定情节的则会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按照《刑法》中的规定,一般是处拘役、并处罚金。
2023-04-27
但如果达到相应条件的并领取十年期限的驾驶证,可以十年进行一次更换;达到相应条件的并领取长期期限的驾驶证,可以长期不更换。第六十三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于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满前九十日内,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
2023-04-24
根据刑法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交通肇事案件立案与否,一是要分清事故责任,二是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具体标准。如果行为人只有违章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则不构成犯罪,无须立案。
2023-04-23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诉。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因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受到侵犯的,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2023-04-21
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4-20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2023-04-19
3、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况下因交通事故致人亡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4-18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八条,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第六条车辆管理所应当使用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核发、打印机动车驾驶证,不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核发、打印的机动车驾驶证无效。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标准和软件全一,
2023-04-17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危险驾驶是故意犯罪,但危险驾驶行为过失成他人伤亡,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的,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当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构成想象竞合时,行为人虽然对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的,但对交通肇事罪仍然是过
2023-04-12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4-11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该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刑事处罚,包括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刑罚。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行为人在不明知肇事情况的情况下继续驾驶车辆的行为界定。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指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事故并逃逸的行为可构成交通肇事罪。该罪不适用行政处罚,责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对逃逸行为人,公安机关会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郑州市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认定与处理过程。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责任方被认定全责。事故涉及车辆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事故发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丧葬费用,未进行其他赔偿。被害人家属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律师通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被告赔偿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