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对于对拆迁决定或拆迁补偿安置裁决不服的诉讼,属于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2.1 如果当事人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裁决。
2.2 当事人之间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若一方不履行协议或履行协议不适当,当事人可依据协议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受理。
2.3 如果拆迁人未经行政裁决,强行拆除被拆迁人的房屋,被拆迁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3.1 在作价补偿中,应根据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的安置价格结合成新的结算补偿金额。同时,补偿时也应充分考虑地段差异。
3.2 不同使用性质的房屋应有不同的补偿标准,主要指住宅用房和营业性用房。如何确定房屋的使用性质是当前拆迁安置中争议较大的问题。建议按照拆迁房屋实际使用的性质来认定。对于导致停产、停业的非住宅房屋拆迁,拆迁人应给予适当补偿。
4.1 对于被拆迁房屋的承租人,在租赁期限未满时,承租人享有使用权。承租人可以要求拆迁人和房屋产权人返还已付租金并赔偿损失。
4.2 如果房屋所有权人进行了产权调换,承租人与原房屋所有权人之间的租赁关系应继续维持。
4.3 在过渡期限内,承租人自行安排住所的,拆迁人应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应按照城市市政府的相关规定执行。
4.4 如果拆迁人的责任导致过渡期限延长,拆迁人除应承担违约责任外,还应自逾期之日起增加临时安置补助费。
房屋补偿安置方式的多种情况。对于被征地村落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情况,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对于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货币补偿。拆迁房屋的其他补偿项目包括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
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的区别,两者性质、立法目的、起算时间、期间变化以及人民法院处理方式均不同。同时概述了拆迁补偿流程,包括拆迁人申领许可证、发布公告、宣传和解释、确定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以及达成补偿协议等步骤。
城中村拆迁安置的原地回迁权利,包括相关法律规定和回迁房的房产证办理流程。被拆迁人可以选择产权置换补偿方式并要求原地回迁,但具体实现需根据情况协商确定。办理回迁房房产证时,需查看委托代办协议、缴纳相关费用、按约定时间领取房产证并核对证书。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包括农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未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在农用地上建房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的情况包括非本村村民或非本村村办企业未经国家征地手续建设和本村村民或村办企业在不符合规划下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