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 > 征地拆迁究竟该以什么法律程序进行

征地拆迁究竟该以什么法律程序进行

时间:2023-12-1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052

征地拆迁的法律程序

一、取得征地和规划批准文件

用地单位(拆迁人)需取得市人民政府批准征用集体土地的批复,并经申请由区县建委发布暂停办理相关手续的公告。暂停办理的事项包括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审批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办理入户和分户(除非因特殊原因必须入户、分户)、核发工商营业执照、房屋、土地租赁以及改变房屋、土地用途。

二、拟定、报批、公布拆迁实施方案

征地拆迁的拆迁人需制定拆迁实施方案,并报区县建委批准。拆迁实施方案应在区县建委发布拆迁公告之日前公布,公布期限不少于10日。

三、申请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拆迁人需向区县建委申请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并提交用地批准文件、规划批准文件、拆迁实施方案、安置房屋或拆迁补偿资金的证明文件。区县建委应在收到申请后30日内完成审查。

四、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并发布拆迁公告

区县建委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应在拆迁范围内发布拆迁公告。拆迁公告内容包括房屋拆迁许可证批准文号、拆迁人、工程名称、拆迁范围、搬迁期限等。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应报市建委备案。

五、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需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实行货币补偿的补偿金额、付款方式、付款期限、搬迁期限、违约责任、纠纷处理方式等;实行房屋安置的安置房屋地点、面积、差价及结算方式、搬迁期限、违约责任、纠纷处理方式等;另行审批宅基地安置的地上物补偿、新批宅基地地点、面积、搬迁期限、违约责任、纠纷处理方式等。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被拆迁人应将原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交给拆迁人,由拆迁人移交房地权属管理部门。

六、裁决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情况

如果在公告的搬迁期限内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且未达成协议的户数超过项目拆迁总户数的40%,区县建委在受理拆迁人裁决申请前需组织听证。裁决可复议、诉讼。

七、强制执行拆迁

如果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届满被拆迁人拒绝搬迁,对于位于征地拆迁宅基地上的房屋,区县建委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自复议、诉讼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可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申请之前,需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若催告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可立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八、拆迁期限

根据房屋拆迁许可证规定,拆迁期限最长为1年。若拆迁人在规定的拆迁期限内未完成拆迁,应在期限届满15日前向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区县建委申请延期,延期不得超过6个月。

九、拆迁结案

拆迁人应按规定及时整理并妥善保管拆迁档案资料,在完成拆迁后1个月内向区县建委移交拆迁档案资料并办理有关手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的补偿安置方式

    房屋补偿安置方式的多种情况。对于被征地村落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情况,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对于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货币补偿。拆迁房屋的其他补偿项目包括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

  •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包括农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未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在农用地上建房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的情况包括非本村村民或非本村村办企业未经国家征地手续建设和本村村民或村办企业在不符合规划下建房。

  • 房屋拆迁的程序及法律要求

    房屋拆迁的程序及法律要求。拆迁人需调查核实征地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和房产情况,走访被拆迁人了解拆迁意愿,编制拆迁计划和方案后申请拆迁并获得许可证。发放拆迁公告后签订协议,最终在规定期限内实施拆迁。整个过程需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规定。

  • 房屋被偷拆,拆迁户起诉谁

    房屋被偷拆时拆迁户应起诉的对象以及误拆、偷拆和帮拆的违法性问题。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应承担相应责任,原告只要提供征地公告或征收决定公告,即可证明“偷拆”的法律后果应由地方政府承担。征收方在拆除房屋前应依法进行确认程序,被征收人需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误拆和偷拆

  • 一、宾馆拆迁,住宅还是商业用房补偿
  • 征地拆迁证据怎么找到的
  • 新农村征地拆迁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