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姻案例

时间:2024-05-04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0538

案情介绍

原告及被告信息

原告张*谋,女性,中国公民。

被告游*安,男性,美国公民。

相识及婚姻登记

游*安于1990年8月底来中国海南观光旅游,在此期间与原告张*谋相识并建立了恋爱关系。游*安在海南观光两、三天后便返回了美国。1991年7月17日,游*安再次从美国来到中国海南,与张*谋相处一个星期后,便于同月25日在海口市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离婚诉讼起因

由于双方婚前相处的时间短,彼此了解不够,且婚后张*谋拒绝与游*安同居,双方无法建立起夫妻感情,双方互相埋怨。1991年8月2日,张*谋以双方婚前了解不够,感情基础差,婚后无法建立起感情,夫妻关系无法维持为理由,向海南省海口市振东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游*安离婚。

答辩及协议

游*安在答辩中也认为双方夫妻关系确难以维持,表示同意离婚,但要求将婚后购置的放像机一部归其所有。张*谋对此表示同意。

审判理由及结果

振东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双方当事人婚前缺乏了解,相处时间甚短,草率结婚,婚姻基础较差。双方结婚仪7天,女方便提出离婚,男方也认为夫妻间毫无感情可言,表示同意离婚。这种婚姻关系应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应予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5、86条之规定,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1. 双方自愿离婚;
  2. 婚后购置的放像机一部归游*安所有;
  3. 诉讼费由游*安负担。

注:

  1.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第6条的规定,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华要求离婚的,不论是双方自愿离婚还是一方要求离婚,一律按诉讼程序办理,木适用行政程序办理,即此种离婚不能接向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的程序获得离婚的法律效果。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中国公民对不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离婚之诉,属于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该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本案又属涉外离婚诉讼,故具有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的意义。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7条的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本案应适用中国婚姻法审判。中国婚姻法关于离婚的标准,即为该法第25条所规定的夫妻感情破裂原则。凡夫妻感情破裂的,即应调解或判决离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外婚姻的条件

    涉外婚姻的条件。首先,对年龄有要求,男女不得早于22周岁和20周岁。其次,某些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和正在接受劳动教养、服刑的人不能与外国人结婚。最后,其他公民在符合婚姻法原则、具备实质要件并向中国政府涉外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的情况下,可以与外国人结

  • 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配偶居住国内的离婚诉讼管辖问题

    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时,配偶在国内的离婚诉讼管辖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无论哪一方提起诉讼,都应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同时,还涉及夫妻双方在国外定居或均在国外但未定居时的离婚手续办理和诉讼管辖问题。如双方存在争议,需回国提起离婚诉讼或通过代理人

  • 我国涉外婚姻登记管理的指导思想

    中国涉外婚姻登记管理的指导思想,包括婚姻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和登记程序。涉外婚姻登记机关是地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涉外婚姻登记需要提交多种证件,包括身份证、户籍证明、护照等。结婚登记费用每对收取9元。文章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涉外婚姻登记要求和费用标准。

  •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的限制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的限制。第一类限制涉及特定公职人员,包括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以及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等,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利益,法律禁止他们与外国人结婚。第二类限制是针对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由于他们正在接受法律制裁并限制了人身自由

  • 涉外婚姻离婚事宜的处理方式
  • 涉外婚姻案件管辖权异议案例
  • 涉外婚姻案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