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如果法院在6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2022-05-19
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适用于对多种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即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在短期内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性惩罚措施。在适用机关上,只能由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
2022-05-19
被处罚人已送达拘留所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将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决定送达拘留所,拘留所应当立即释放被处罚人。行政拘留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形式,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才享有拘留裁决权,期限限制在1日以上15日以内。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行政扣留是
2022-05-18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的执行工作以及监狱、看守所等的监管执法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按照
2022-05-18
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上的罪犯留所服刑的;看守所,是对犯罪分子和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羁押的场所。司法机关监押尚未判刑而需要看守的案犯的处所。看守所是羁押贪污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机关。看守所依据国家法律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2022-05-18
执行立案活动违法的;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罚金违法的;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违法的;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应当执行而不执行的;损害被执行人、被害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案外人合法权益的;刑事裁判全部或者部分被撤销后未依法返还或者赔偿的;执行的财产未依法上缴国库的
2022-05-17
如果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按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出席第一审法庭有关规定执行;
2022-05-17
如外国法院的裁判符合法定的执行条件,并且其内容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不违反我国的主权安全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承认其效力,人民法院发出执行令,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和措施予以执行。
2022-05-17
并对侦查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提出抗诉。
2022-05-16
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
2022-05-16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将其所确定的内容依法对诸实施,以及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诉讼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国家刑罚权得以实现的关键阶段,但并非判决,裁定的整个
2022-05-16
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股东、董事、公司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公司财产能够清偿公司债务的,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缴纳所欠税款。公司在清算期间,不
2022-05-13
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机关强制命令行政违法行为人暂时或永久地停止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制裁方法。责令停产停业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单位或者个人,其直接后果就是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剥夺其经营利益。责令停产停业一般常附有限期整顿的要求,如果受罚企业在限期内纠正
2022-05-13
、对同时被决定行政拘留和社区戒毒或者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应当先执行行政拘留,由拘留所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
2022-05-13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
2022-05-12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执行董事可以是公司的股东或员工等,其资格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执行董事与总经理的产生方式、职权及作用不同。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如果没有设立董事会,可以设立一名执行董事代替。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企业战略发展,而总经理则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当事人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申请诉讼保全,并需明确选择财产保全措施。执行前保全指在法律文书生效和执行前采取的保全措施,债权人需及时申请。对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有明确规定,包括异议期和异议处理。法院在保全措施中需防范被执行人与第三
我国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根据法律规定,执行案件的时限为六个月,但实际操作中只要对方具备履行能力和可执行财产,执行庭通常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执行。如果六个月内未能执行到位,申请人有权向上级法院提出执行申请,上级法院会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