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形可认定为重婚
重婚是指当事人未解除前一个婚姻关系又与他人缔结婚姻的行为,包括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实上的重婚。
法律上的重婚,是指当事人有配偶又与他人登记结婚,即前一个婚姻是经过婚姻登记的,后一个也经过婚姻登记;
事实上的重婚,包括三种情况:
(一)前一个婚姻是经过合法婚姻登记的(简称法律婚),而后一个是事实婚姻即虽未与他人登记结婚,但却与他人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是夫妻的(简称事实婚);
(二)前一个婚姻是事实婚,后一个是法律婚;
(三)前一个是事实婚,后一个也是事实婚;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构成事实上的重婚。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现阶段是有条件的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即在1994年2月1日之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是夫妻的,但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按事实婚姻处理;在1994年2月1日之后,不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二、重婚有什么法律后果
(一)重婚的民事后果
1、重婚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在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制度中,重婚罪是无效的原因之一;
2、重婚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
3、在离婚时,重婚是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
(二)重婚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即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重婚者,应承担重婚罪的刑事责任。不知对方已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不构成重婚罪,仅承担重婚的民事责任。《刑法》第259条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者再次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构成重婚罪需满足两个要件:一是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二是再次结婚或与他人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根据法律规定,重婚行为是禁止的,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受害者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
撞车后对方逃逸再返回现场的情况是否属于逃逸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是为了寻求帮助并返回现场履行法律责任,不属于逃逸行为。逃逸行为的定义是为逃避法律责任而离开现场并潜逃或藏匿。对于逃逸行为,法律后果包括责任认定、损害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解释。文章详细阐述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以及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从重处罚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形,并定义了虚假恐怖信息的含义。
高利贷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规定,超过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的高利借贷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高利贷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还是违法行为。处理高利贷的方法包括认定合同无效、没收本息、罚款等。高利贷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安定带来了不利影响,如过重负担、暴力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