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条件: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一级分类:
对增加、变更诉讼请求问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
2020-05-25
被告在一审答辩期间有权提出管辖异议(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原告在一审时变更诉讼请求后,被告在新的答辩期内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如法院未重新指定答辩期限,被告应在签收
2020-05-25
市第一、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已于2009年4月13日由市高级法院审判委员会第7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法院审理此类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限于附带赔偿物质损失的民事诉讼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已于2010年7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第二条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三条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
2020-05-25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2020-05-25
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不会受理,即使受理也会驳回起诉。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应明确、具体、完整,对未提出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不会审理。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要适当,不要随意扩大诉讼请求范围;无根据的诉讼请求,除得不到人民法院支持外,当事人
2020-05-25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实施,与修改前相比,有二十大亮点。
2020-05-25
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2020-05-25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
2020-05-25
如果认为提出异议的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执行。
2020-05-25
为了依法及时有效地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2007年10月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对执行程序中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解释:。第一条申请执行人向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供该人
2020-05-25
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规定》,旨在统一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裁判标准,解决司法实践中对公证机构的过错认定标准及责任认定等疑难问题,以进一步规范公证活动,预防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2020-05-25
那么,单独列分公司为被告在法律上应该没有障碍。当事人起诉分公司时,法院会直接判令分公司承担责任。据此,对于该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可理解为追加总公司作为共同被告是为了查明保证所涉及的有无书面授权以及授权范围。据此规定,分公司具有诉讼资格,可以作为原
2020-05-25
新民诉法司法解释对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问题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确保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司法公开、规范证据的审查与运用、提高民事审判工作效率、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维护法庭纪律等内容。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解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现将民事
2020-05-25
民事诉讼中证据不足被驳回后,当事人是否可以再次起诉的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如果因证据不足而驳回起诉,但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时,可以向法院再次提起诉讼,法院应当予以受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裁定驳回起诉的几种情形。
再审申请中证据的相关问题。包括新证据的定义、提供的时限、不采纳非新证据的处理、逾期提供证据的处理、再审申请中的新证据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理由成立的情形。强调了新证据的重要性和规定,以及不同情况下证据的处理方式和后果。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事的适用范围、对空间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的个人,无论其国籍、民族或种族如何。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哪些案件的审理、发生在哪些地方的民
商鞅的法律改革强调了法律规范的普遍性,汉文帝废除肉刑为封建刑罚制度奠定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伦理规范更广泛融入法律规范。清末变法修律受外国法律形式影响。同时,中国古代诉讼、审判制度不断演变,平民争取法律权利斗争加速了罗马法律的形成。美国宪法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