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效力 > 事实婚姻 >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事实婚姻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事实婚姻

时间:2020-05-25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1066
根据1989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发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于1994年4月发布的《关于适用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通知》、2001年12月24日通过,2001年12月25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内容,认定和处理事实婚姻的主要精神有以下几方面:

1、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施行之前,双方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起诉时双方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如起诉时一方或双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应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

2、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施行之后,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之前,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同居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如同居时一方或双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应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

3、自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之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实质要求件时起算;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村征地款纠纷中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

    农村征地款纠纷中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涉及国家依法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存在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可以从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两个方面确定纠纷主体,包括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管理部门等。

  • 未婚同居生育小孩及财产处理的法律规定

    未婚同居生育小孩及财产处理的法律规定。对于未婚同居生育小孩的处理,分为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前后的情况,并涉及非婚生子女的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财产处理上,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最新法律规定明确了有配偶者与他

  • 事实婚姻的法律性质

    事实婚姻的法律性质及其相关规定。事实婚姻是指未经合法登记的婚姻关系,但国家有条件地认可。根据新婚姻法,事实婚姻已被取消,法律只承认已登记有合法手续的婚姻。事实婚姻的离婚方式以时间为界分为两种情况。此外,文章还解释了重婚和非重婚的区别。

  • 2018年1月1日非法集资的新政策和条例

    中国于1月1日开始实施的经济犯罪相关法律规定,特别是针对非法集资的处理规定。讨论了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方式,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体。文章强调了对单位这一法人主体的规定以及对非法集资行为司法实践的规范,同时指出非法集资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

  • 事实婚姻的法律处理方式
  • 正确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性
  • 律师解读个人赔偿公司财产损失协议书范本
婚姻效力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