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票据法》第105条规定,由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因其玩忽职守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该金融机构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5条进一步规定:“依照票据法第105条规定,由于金融机构
2024-04-01
票据立法大多由技术性规则构成,不仅是商法的要求,而且有深层次的原因。票据立法围绕票据展开,为票据的存续发展服务。换句话说,我们应以是否有利于票据流通和交易安票据签章规则作为票据规则的组成部分,不仅具备票据法技术性的色彩,而且应体现和严格遵循票据立法的
2024-04-01
票据代理,有限于特定票据行为的个别代理权及根据特定范围内一切票据行为的概括代理权。票据权利又称票据债权,指执票人直接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目的而行使的权利。①付款请求权,是对汇票承兑人、本票出票人和支票保付人等付款义务人依提示票据,行使请求支付票据金额
2024-03-31
1.行为要件。适用本款须具备“虚开”和“骗取税款”两个行为。后者“骗税行为”是指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际抵扣应纳税款或者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并直接导致国家税款被骗取的行为。因而,前述司法解释将“给国家利益造成
2024-03-29
税务局代开都是为个人或者是小规模企业代开,所以都按照3%的征收率来开。但是还要加收附加税和所得税,综合税率一般为5%-6%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凡需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提供发生购销业务,提供接受服务
2024-03-29
一是票据承兑满足了企业之间的短期资金支付需求,通过签发票据获得了交易的延期支付,减少了对营运资金的占用,相对于贷款融资可以有效降低财务费用,加快了企业的周转速度和商品流通效率。三是票据承兑成为银行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带来手续费,还通过需要
2024-03-28
转让背书是指持票人为了转让票据权利而为的背书。关于这种背书的法律效力,票据法教科书大都论述了三个方面,即权利转移效力、权利担保效力、权利证明效力。如果其所持票据上的背书不具有连续性,票据债务人将以此为由对其行使抗辩。
2024-03-27
虚开增值专用发票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情形。
2024-03-25
虚开增值税死不认罪不影响法院定罪量刑,只要犯罪人的犯罪证据确凿,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处刑罚。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2024-03-24
无效票据是已完成但欠缺法定必要记载事项的不完全票据,但空白票据是未完成,准备予以补充的不完全票据。也就是说无效票据已确定无效,而空白票据预定在将来有效。另外,公示催告的目的是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如果禁止空白票据进行公示催告则对于失票人来讲也是不公平
2024-03-24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法定基准刑参照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虚开的税款数额每增加3000元或实际被骗取的税款数额每增加1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
2024-03-21
对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标准规定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
2024-03-17
增值税的使用要遵守法律,不能够出现一些偷税漏税的情况,更不能出现违法犯罪的情况,如果出现虚开增值税的情况,那么就可能涉嫌到犯罪。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立案追诉标准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
2024-03-16
法院收取诉讼费一般是在原告立案时收取的,审核立案材料通过后就会开具交费通知。上诉费要跑到中级人民法院交吗?上诉案件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上诉人在上诉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在7日内预交。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
2024-03-15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立案标准为虚开税款数额1万元以上的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可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它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2024-03-13
发票专用章在合同中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发票专用章不能用于签订合同,因为其在合同成立方面没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而发票专用章仅用于发票。因此,在合同成立过程中,发票专用章的盖章不具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