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管理 > 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法定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法定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时间:2024-03-29 浏览:6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1832

适用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法定条件

行为要件

适用本罪的行为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即“虚开”和“骗取税款”。前者是实施特定骗税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包括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四种行为方式。后者指的是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际抵扣应纳税款或者骗取出口退税款,并导致国家税款被骗取。

结果要件

适用本罪必须同时满足“国家税款被骗取”和“国家利益遭受损失”两个结果要件,并且这两个结果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

数额要件

适用本罪需要考虑三个数额:

  1. 虚开数额: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虚开数额的具体标准,但可以视为隐含的数额要件。由于刑法将适用本罪的结果要件中的“骗取国家税款”设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而虚开与骗税行为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没有虚开就无法实现骗税。因此,“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是行为人所虚开的发票数额达到或超过特别巨大数额。
  2. 骗税数额:刑法规定骗税数额必须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要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骗税数额应该在100万元以上。
  3. 损失数额:根据立法规定,适用本罪必须具备“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后果要件。这一要件与“骗税行为数额”存在本质区别。虽然两者都表示国家税款被骗取,但被“骗取”并不等于“损失”,因为在被骗取后,骗税人可能主动退还部分或全部骗取的税款,或者在侦查终结前国家可以追回部分或全部损失。因此,司法解释将“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规定为“造成国家税款损失50万元以上,并且在侦查终结前仍无法追回”。

推荐阅读:

  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2.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3.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 不开发票的行为应该怎样处罚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

  • 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法定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1.行为要件。适用本款须具备“虚开”和“骗取税款”两个行为。后者“骗税行为”是指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际抵扣应纳税款或者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并直接导致国家税款被骗取的行为。因而,前述司法解释将“给国家利益造成

  • 最新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立案标准
  • 虚开增值税发票罪会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 空壳公司走账的法律责任与罪名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