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是按顺序的,付款请求权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一顺序权利,追索权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二顺序权利。第五条 付款请求权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一顺序权利,追索权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二顺序权利,即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或者具有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第
2024-05-17
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票据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这表明票据作为文义证券,要严格以其记载发生效力。同其他质押形式相比,票据质押在票据记载形式上有其明确的要求,即必须进行背书签章、记载被背书人名称、注明表达“质押”意思的字样。实务中,仅凭
2024-05-17
个人开具房屋租赁发票的流程是需要房东或房客一方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租房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向所在地的地方税务局提出开具申请后办理开具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四条,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发票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
2024-05-15
中国台湾1986年的《票据法》规定:以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取得票据者,不享有票据上之权利。英美票据法将恶意抗辩和重大过失抗辩包括在知情抗辩当中。但这种情况下的抗辩,票据债务人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持票人有恶意或其它重大过失行为时才能使用。在票据债权人以无对价或者
2024-05-15
委托收款的票据,被背书人有权代背书人行使被委托的汇票权利,但已经委托收款的票据是不能再背书转让。票据责任的担保效力是指背书人对于被背书人及其全体后手负有担保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因为票据具有流通性,为了提高票据的兑付率,票据法特别规定背书人以背书转让票据
2024-05-12
所谓合法占有票据指的是依票据法规定的行为而取得的,通常是善意、无重大过失的、支付对价地取得票据。现代票据法要求的背书连续指的形式上连续而非实质上的连续。实质上无效的签章,只要形式上有效,不影响背书的连续。因此票据法认定伪造背书为票据背书连续是对票据权
2024-05-11
虚开税款数额1万元以上的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千元以上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际抵扣税款或者骗取出口退税100万元以上的,属于“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造成国家税款损失50万元以上并且在侦查终结前仍无法追回的,
2024-05-09
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企业将应收票据提前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贴现的计算需要考虑贴现息和贴现净额。贴现息是指根据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和贴现期计算得出的利息金额,而贴现净额则是票据到期价值减去贴现息的金额。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收到或支付的款
2024-05-04
根据国税发【2006】156号第二十八条规定,如果一般纳税人丢失了已开具的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购买方可以凭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需加盖发票专用章)以及销
2024-05-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 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以及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丢失发票或者擅自损
2024-05-03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房子合同发票丢失后,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补办手续。一是携带身份证到税务所查询调档,开具存根联的复印件并加盖公章。二是登报公示
2024-05-02
本文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层面比较了两大票据法系及国际公约对票据背书伪造问题的具体规定,并从利于票据信用与流通功能实现的视角建议我国今后在票据背书伪造的立法规制上应借鉴大陆法系的合理内核。英美票据法规定当承兑人承兑票据后成为第一付款人时,倘发现背书伪造
2024-04-29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不满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不满5000元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本罪论处,基准刑为拘役刑。
2024-04-29
依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复印等行业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暂行管理办法》和其它有关部门规章,商业票据大致分为:普通票据,仅是信息记录的载体,例如:记账凭证、酒店账单等;重要的商业票据及有价单证,如银行存单、存折、税务发票、财政收据及礼仪汇款业务单证等;
2024-04-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发票的开具单位和个人应按照税务机关规定妥善保管发票,不得私自损毁。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登记簿应保存5年,期满后需经税
2024-04-26
票据法中关于付款人的责任及其限制。付款人在足额支付款项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将解除,但如果付款人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地支付款项,则需自行承担责任。恶意支付指明知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却仍支付,重大过失指应察觉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而未察觉。付款人在支付前不了解
失票人起诉时需提供担保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担保数额应与票据金额相当,以及对于伪报票据丧失的当事人需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票据作为货币证券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的基本性质。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包括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票据关系是基于票据行为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票据的基础关系是授受票据的原因和前提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一旦发生票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