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同时规定“社会保险费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认为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赚了“便宜”。看似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节省下了钱,可到时候,赔得数额远不止“省”下来的这几个钱。因此,在此
2024-12-18
1、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其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024-12-17
总而言之,紧急避险造成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及受害人亲属可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
2024-12-17
游客购买景区的门票就和景区的旅游公司建立了旅游服务合同关系,旅游公司有义务保障游客在景区的人身财产安全,这种义务是法定义务,即便不在门票这个简单的旅游服务合同中注明,对合同双方仍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只要这些游玩项目都在景区旅游公司管理的景区范围内,不
2024-12-17
孙先生来电咨询,他今年3月份经中介与王某签订了一份房屋居间合同,王某将其位于的房屋以110万的价格出售给孙先生,孙先生向王某支付了购房款5万元,其余房款双方约定进托管账户。后双方办理过户手续时,王某反悔了,并称该房屋所有权人是其儿子,他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
2024-12-17
如果是因为第三人的过错导致被狗咬伤的,可以找第三人要求赔偿,也可以找狗主人要求赔偿。
2024-12-16
当阳台上的花盆跌落砸伤行人时,根据侵权法,这属于物件致人损害的情况。物件致人损害主要包括人工构筑物致损、堆放物致损和树木折断致损三种情形。责任承担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人工构筑物致害责任,即公共营造物致害责任,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构
2024-12-16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污染环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罪名做出的补充规定,取消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为“污染环境罪”。该罪具
2024-12-15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权责任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根据国家物权法等规定,高空抛物是违法行为。高空抛物是破坏小区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设法防止应是物管公司的职责
2024-12-14
我国民法理论一直把“不法”作为侵权责任要件,这似乎不尽合理。这一点在环境侵权中表现尤为明显。在作为普通法的《民法通则》规定不明的情况下,作为特别法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也没把违法规定为环境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因此,不法性只是其中一部分行为
2024-12-14
商标名称的拟制原则包括易认、易读、易懂、易记、易写;把握特征,突出重点;名实一体,避免自相矛盾;考虑消费对象的心理;名称要有美感,有寓意。商标名称的拟制方法包括介绍说明式、比喻式、暗示式、象征式、权威式和祝愿式。具体运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
2024-12-14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权责任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根据这一法规,同一楼内的邻居向外面高空抛物砸到了行人或车辆,如果查不出来究竟是哪一个人造成的这个损害,为了保护受害人
2024-12-14
刘莉是某学校教师,刘立是一名工人。学校收到一封寄给刘莉的信,却被误交给了刘立。刘立看到信中包含有损刘莉名誉的内容后,将信退还给了学校。然而,刘立却将信的内容告诉了其他人,并两次以信件形式寄给了刘莉所在学校和上级部门,进一步损害了刘莉的名誉。刘莉想知道
2024-12-13
依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缺陷是不包括说明书的,但包装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包装存在缺陷的,可以视为产品存在缺陷。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产品销售者和
2024-12-12
商业名称权,又称商号权,是商业名称合法使用人基于商业登记而对其使用的名称所享有的排他性专有使用权。对企业名称权的侵犯,会使该企业失掉部分市场份额,利润减少,实质上是对企业财产权的侵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将厂商名称归属于工业产权进行保护,其立法的
2024-12-12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刑事责任依据《刑法》规定,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侵权责任方面,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高空坠物造成损害,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赔偿,适用举证倒置原则。房东和租赁者对于高空坠物
一起货车司机触电身亡的事件。司机老古和老李在驾驶过程中,货车触到高压线导致司机当场身亡。家属向车主王*峰提起诉讼,经过法院协调,王*峰赔偿了死者家属赔偿金等费用。王*峰认为供电部门也有责任,于是将供电公司告上法庭。经过二审判决,供电公司承担30%的赔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紧急避险指在面临急迫危险时采取的行动,其构成要件包括急迫危险、避险目的、必要性和相当性。避险不当需承担民事责任,适当避险造成的损害按引起险情的人赔偿和自然原因引起的公平责任规则处理。法律依据为《民法通则》第129条等相关
高空抛物问题的法律责任和处理方式。当高空抛物未造成人身损害时,可依据相关法律进行行政处罚;若情节严重,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讨论了高空坠物砸车时的理赔方式,如能找到肇事者则向其索赔,否则可通过购买机动车商业保险车辆损失险向保险公司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