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高空坠物造成的人身伤害案件中,建筑物的所有权人、使用者或管理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若侵权人明确,则由其赔偿;无法确定侵权人时,除可证明无侵害可能外,所有可能涉及高空坠物的业主均需对受害者负责。对于汽车被高空坠物砸损的情况,应先向保险公司报案,并在权益
2025-04-16
高空抛物的定罪标准。高空抛物行为若情节严重,会被认定为高空抛物罪,并受到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处罚。若行为同时触犯其他罪行,则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此外,高空抛物行为还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扰乱公共秩序罪。法院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
2025-04-16
高空抛物罪是否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意见指出,故意高空抛物者可能会被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并规定了从重处罚的情形。同时,《刑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此外,高空抛物罪属于具体危险犯,在造成实质性伤害后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2025-04-16
高压电线杆被撞坏的赔偿问题以及电动三轮车撞人造成轻伤的赔偿情况。对于高压电线杆被撞,交强险可以赔偿第三方经济损失、合理医疗费用和因死亡或残疾引发的经济责任赔付。而对于电动三轮车撞人导致的轻微伤,肇事方需承担医疗费用、交通出行费用、误工费用等。双方可协
2025-04-16
高空抛物未造成后果的情况下,警察如何处理以及高空抛物坠物的责任主体是谁。对于未造成后果的高空抛物行为,情节较轻可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情节较重则给予更严格的处罚。高空抛物坠物的责任主体是建筑物的使用人,在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证明自身清白外,由可能加
2025-04-16
高空坠物砸到汽车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高空抛物砸坏车辆,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给予补偿。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如果涉及法律纠纷,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处理。律师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包括
2025-04-16
违法强拆的追究责任问题。违法强拆可以通过诉讼或投诉举报的方式追究责任,相关法律责任包括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刑事责任等。对于房屋被非法强拆的情况,可能导致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涉及故意毁坏财物罪等法律后果。强制拆除行为是否违法
2025-04-16
一起货车司机触电身亡的事件。司机老古和老李在驾驶过程中,货车触到高压线导致司机当场身亡。家属向车主王*峰提起诉讼,经过法院协调,王*峰赔偿了死者家属赔偿金等费用。王*峰认为供电部门也有责任,于是将供电公司告上法庭。经过二审判决,供电公司承担30%的赔
2025-04-14
高空作业需要持有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包括高空作业的定义、证件的获取方式及规定,以及高空坠物责任的判定。高空作业需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取证,证件每三年审查一次,每六年更新一次。高空坠物责任根据物业服务合同、建筑物使用人等的不同情况判定。
2025-04-09
高空坠物造成人员损伤时,相关责任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可能的刑事责任。若无法证明自身无过失,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承担侵权责任。受害者可根据受伤程度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时,可通
2025-04-09
汽车被高空坠物砸后的理赔方法。当车辆遭受损害时,保险合同条款指出由第三方赔偿,保险公司会免除30%的损失。车主应与保险公司定损人员充分沟通,尝试提高定损金额或追究责任人。若无法找到责任人,车主需签署权益转让书,保险公司可能会扣除一定免赔额后赔偿。同时
2025-04-09
工地高空坠物造成车辆损害的法律责任认定问题。在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物业公司等建筑物管理人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2025-04-09
高空坠物和高空抛物的处罚规定。对于高空坠物造成的伤害事故,仅当产生侵权行为且所有者、管理者或使用者无法证明无过失时才需承担侵权责任。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建筑物使用者需承担补偿责任。对于高空抛物威胁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会
2025-04-09
烫防水人员是否需要高空作业证的问题。防水工程可能涉及高空操作,因此从事高处作业的防水工人需要持有相应的高处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对于高空坠物砸坏东西的赔偿问题,应遵循过错责任原则,明确侵权人后进行赔偿,若无法确定实际侵权人,可能由可能构成加害行为的建
2025-04-09
防高空坠物棚是否算违建的问题。明确指出,这种行为并不违反法律规定,相反,随意高空抛物造成他人伤害的行为才是违法的。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幼儿园高空坠物事件中的责任人确定问题,如果无法确定具体责任人,除能证明自身清白的人外,所有可能加害的建筑使用者都应进行
2025-04-09
高危作业侵权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于高危作业侵权,加害人需承担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的举证责任。对于人身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在不同情况下,根据具体法律规定和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来确定举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高度危险
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却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法院当事人对“法律事实”同“真实事实”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不能正确理解,导致当事人对法律及法院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在本文中,笔者将依据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理论就在侵权诉讼中当事人应当承担的举证
高度危险作业作为一种行为,其行为的发生是该侵权责任认定的前提,只有作业人实施了高度危险作业行为,才有可能造成对他人的侵权行为。高度危险作业的损害结果认定包括人身方面的损害结果和财产方面的损害结果。只要高度危险作业行为对被侵权人造成损害就符合损害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