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我们所说的诉讼时效中止,一般就是指的民事上的,行政是不存在法定事由中止诉讼时效这个问题的。那么为了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诉讼时效中止如何计算中止的相关法律问题,下面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
2023-08-16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3-08-16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
2023-07-01
解除合同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综上所述,因解除合同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诉讼时效跟一般的民事纠纷都是一样的,在我国,如果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单方面解除合同,对于给合同相对方造成的财产损
2023-06-30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房产的诉讼时效一般可以在《民法典》的规定下执行,正常情况下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而那些没有行政复议的房产纠纷的案件,诉讼时效一般都是三个月。如果当事人对执法机关所给出的行政处罚具有争议或者有很大意见,想要提起上诉的,这样子的诉
2023-06-30
物业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但诉讼时效届满不会失去起诉权,会失去胜诉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在司法实践中,发生物业纠纷后,物业公司和业主一般不会在三年内从未处理过物业纠
2023-06-30
我国《民法典》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如果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将导致权利的丧失或权利效力减损的法律后果。那么物业合同同样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但并不是说,过了诉讼时效的物业费都无法主张了。如果物业公司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诉讼时效中断的,如经公证的催收单或其
2023-06-30
物业管理费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通过上述方式向业主发出请求,诉讼时效中断,那么
2023-06-30
物业管理费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不履行,则构成对债权人权利的侵害,且该侵害为债权人所应知,诉讼时效当然应从此时起算。合同无效产生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法院关于合同无效的判决生效之日起算。
2023-06-30
我国为了督促当事人积极的行使自己的权利,规定了诉讼时效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超过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起诉的话可能胜诉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说交通事故就有诉讼时效的规定,很多人想知道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轻微交通事故以事故发生之日
2023-06-30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六、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2023-06-30
任何案件,如果想提起诉讼的话,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提起,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法院是不予受理的,所以这个时间被我们称作诉讼时效。所以任何的诉讼案件,明确该案件的诉讼时效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
2023-06-30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了严重伤亡情况,此时是需要进行赔偿处理的,但如果后期因其它原因导致再次进行起诉处理的,如旧伤复发或者未按照约定支付赔偿金等情况的,那么是可以通过起诉来导致诉讼时效中
2023-06-29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也称消灭时效,是债权人怠于行使权利持续到法定期间,其公力救济权归于消灭的时效。诉讼时效是督促请求权人行使权力的,请求权有无是时效发生的首要条件。诉讼时效届满,依然可
2023-06-28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
2022-0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关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共同诉讼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主观和客观要件。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含两人)以上的诉讼,具有简化诉讼程序、避免矛盾判决的意义。共同诉讼的特征包括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多数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其
一份刑事上诉状的范本,其中包括上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信息、上诉请求、上诉理由等。上诉理由详细阐述了在原审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诉讼程序方面的错误。最终,上诉人要求第二审人民法院部分或全部撤销原裁判、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判。
中国法律中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对于起诉后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角度阐述了诉讼时效不中断的理由,包括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的目的、撤诉是对起诉的完全否定以及避免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