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
2024-07-10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7-09
案件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证据不足,无法追究责任,要决定撤销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内被法院判决,并生效的,即开始执行判决,取保候审自动撤销。取保候审到期,办案单位不做任何处理,即自动撤销。
2024-07-08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小额诉讼案件中被告可以提出反诉。如果被告人提出反诉的,不再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该案件。反诉只能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或者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基于相同事实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因当
2024-07-08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2024-07-07
该行为如果不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一般不会构成猥亵罪。属于违法行为,应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2024-07-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磋商达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的,在进行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受理后,应当公告协议内容,公告期间不少于三十日。公告期满后,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确认协议有效。一般
2024-07-06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024-07-05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
2024-07-04
和解协议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原则上签字即生效,案件争议在协议生效时消灭,自然也就不存在起诉情况了。但是和解协议有失公平是可以进行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024-07-03
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超过三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注册商标专用权有效期限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
2024-07-03
但如果当事人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另一方当事人有预期违约的行为的,可以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和证据材料,依法向法院起诉。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2024-07-02
的起诉不符合民事案件受理条件,从程序上予以驳回。 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书后,依法对其进行立案审查,发现原告没有起诉权利,依照法定程序裁定予以驳回。 驳回诉讼请求是实体方面的,用判决。 驳回起诉是程序方面的,本来不予受理的案子受
2024-07-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开设赌场已经到了审查起诉阶段的,还没有提起诉讼,所以不存在撤诉的,如果没有犯罪事实的,作出不起诉决定。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
2024-07-01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4-06-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关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共同诉讼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主观和客观要件。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含两人)以上的诉讼,具有简化诉讼程序、避免矛盾判决的意义。共同诉讼的特征包括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多数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其
一份刑事上诉状的范本,其中包括上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信息、上诉请求、上诉理由等。上诉理由详细阐述了在原审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诉讼程序方面的错误。最终,上诉人要求第二审人民法院部分或全部撤销原裁判、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判。
中国法律中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对于起诉后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角度阐述了诉讼时效不中断的理由,包括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的目的、撤诉是对起诉的完全否定以及避免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