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要约 > 如何撤回一个已发出的要约

如何撤回一个已发出的要约

时间:2023-09-29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2577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想受要约人签订合同的时候,可以向受要约人发出要约,要约是合同的一个重要形式,受要约人作出承诺的时候,要约就生效,那么如何撤回一个已发出的要约?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要约的撤回

1.1 撤回要约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规,若没有规定要约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则一般情况下,要约可以在承诺之前的任何时间被撤回。在招标法规中,通常规定投标人可以在招标或开标结束之前的任何时间内撤回标书。然而,一旦要约被撤回,除非按照规定程序恢复效力,否则该要约将不会被接受或承诺。

1.2 要约撤回时间的确定

要确切确定要约的撤回时间对于确定合同是否成立以及相关责任的承担非常关键,尤其是当发出要约的通讯方式与承诺的通讯方式不一致时更加复杂。例如,假设一个分包商向总承包商口头发出要约,而总承包商在收到撤回通知之前已经承诺接受该要约。此时,分包商通过电报、书信或其他方式在总承包商寄出承诺之后撤回标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分包商撤回标书的效力呢?

1.3 《合同法》对要约的撤回和撤销的规定

我国新《合同法》明确区分了要约的撤回和撤销。根据该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换言之,一旦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后,就不能称之为撤回,而只能称之为撤销。此外,该法第十八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然而,对于要约人而言,他发出要约后决定撤回,有时可能并不知道要约是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因此,对于要约人来说,要区分要约的撤回和撤销有时是很困难的。

二、收购要约的撤销和变更

2.1 收购要约的撤销规定

根据证券法规定,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如果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中的事项,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提出报告,并经批准后进行公告。

2.2 要约的重要性及撤销和变更的限制

要约在合同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指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作出的意思表示,目的是缔结合同关系。一旦受要约人表示承诺,合同即成立。要约人若要更改或撤回要约,必须在要约到达受约人之前进行。收购要约作为一种要约,也必须遵守这些原则。证券法规定了收购要约的撤销限制。这是对收购人的一种约束,因为上市公司的收购对证券市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目标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上涨。这种价格上涨可能引发投机行为,因此需要限制收购行为的随意性。证券法规定收购要约在发出之前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全面考虑收购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只有经过理性思考后发出的收购要约,既具有竞争性和优胜劣汰的功能,又能保证证券市场整体稳定性。此外,证券法还规定了收购要约的变更。收购要约的文件相当于合同条款,其中的说明是公众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也是目标公司决定如何反应的基础。要约事项的变更涉及到双方的法律行为,因此需要按照法律程序严格操作。随意进行变更可能误导其他当事方的投资判断,使他们遭受损失,同时也破坏了收购要约的法律严肃性。作为证券市场的管理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有责任监控收购行为。收购要约的变更只有在他们认定该变更不会对投资者和证券市场造成危害,或确实存在必要变更的情况下,并经他们批准后才能生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动售货机的承诺方式

    自动售货机的要约性质及其承诺方式。自动售货机向不特定公众发出要约,一旦投入约定货币即可视为承诺,合同成立。要约的构成要件包括内容确定完整、特定合同当事人所为、向相对人发出、送达受要约人并得到其承诺以及具备缔结合同的主观目的。只有满足这些要件,要约才能

  • 询价邀请是否构成要约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询价邀请是否构成要约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询价邀请并非要约,只是一种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而要约则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具备具体确定的内容、向希望缔约的受约人发出、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约束等要素。商业广告

  • 棉花买卖合同的规范格式

    棉花买卖合同的规范格式,包括产品详情、验收事项、包装物、结算方式、奖罚标准、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合同涉及出卖人和买受人的信息、棉花规格、数量、价格、交售时间等细节,并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检验标准、保留小样、包装物自备等。同时,合同还规定了结算

  • 电子邮件的法律效力

    电子邮件作为电子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电子邮件已成为一种合法的书面形式,具有合同效力。文章还介绍了关于电子邮件合同的要约和承诺的规定,以及电子邮件的唯一性和特点。当事人在使用电子邮件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约定,因IS

  • 一项有效的要约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 承诺与要约的一致性
  • 合同成立的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