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后,可以通过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明确责任,并达成和解协议。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对于消费者和经营者都是理想的途径。
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消保委”)请求调解,以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处理一般按管辖范围受理;
(2)当消保委未能解决争议时,消费者可以请求消保委进行损害鉴定,并提供相关证据;
(3)消费者应尽快选择申诉或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4)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都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以解决争议。行政申诉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明确要求、理由及相关事实依据。如果与经营者达成和解,消费者可以撤回申诉,并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前提是双方达成协议。仲裁具有当事人程序简便、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较低、保守机密、相互感情影响小等特点。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如果当事人部分胜诉,仲裁庭会根据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如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消费者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自动售货机的要约性质及其承诺方式。自动售货机向不特定公众发出要约,一旦投入约定货币即可视为承诺,合同成立。要约的构成要件包括内容确定完整、特定合同当事人所为、向相对人发出、送达受要约人并得到其承诺以及具备缔结合同的主观目的。只有满足这些要件,要约才能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询价邀请是否构成要约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询价邀请并非要约,只是一种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而要约则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具备具体确定的内容、向希望缔约的受约人发出、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约束等要素。商业广告
合同法中的要约相关问题。文章介绍了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生效时间、存续期间等。同时,也阐述了反要约的概念和特征,以及要约与反要约之间的区别。文章还强调了合同内容以承诺为准的原则。
要约的定义及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一个有效的要约应具备的条件。要约包含合同成立所必需的主要条款,内容必须具体明确,不能模糊不清,确定性至关重要。此外,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一旦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将受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