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的弊端有哪些
格式合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竞争性行业中的标准格式合同可以通过节省消费者和生产者签订特定促销合同的交易成本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格式合同的出现对契约自由原则产生巨大冲击,“要么接受,要么走开”成为相对人面对格式合同要约的全部选择,使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通常成为较为有利的一方。于是,在格式合同的利弊之间寻求一种基本准则,趋利避害,成为法律的一大任务,而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法律规则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合同因主体的差异可区分为消费者合同与商业性合同:消费者合同的主体是消费者和经营者,交易标的物是商品或服务,主体之间交涉能力和注意能力差距较大;商业性合同的主体是经营其营业种类的商人,交易标的物在营业项目的范围内,主体交涉能力和注意能力没有差别或差距甚小。相应地,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法律规则因消费者合同与商业性合同而有所区别。
什么是格式条款
所谓格式条款,是指由当事人一方为与不特定多数人订约而预先拟定的,并且不允许相对人对其内容作变更的合同条款。格式条款总是由一方当事人在未与对方协商的情况下事先拟定,重复地使用。包含有格式条款的合同被称为格式合同。自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格式合同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现代合同类型中的重要形式。
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决议,内容包括免去某职务并选举新任、辞职与聘任以及相关职务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决议应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不得超出经营范围、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决议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求和有效性,强调其合法性为前提,并受到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的约束。免责条款需清晰明确表述,在格式合同中应主动提醒当事人注意并说明。此外,还需遵守专业法律的规定并保留证据。
如何对格式条款进行限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义务提醒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说明。无效格式条款排除对方主要权利或免除主要义务的条款是无效的。在理解格式条款有争议时,应采取不利于提供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具有预先拟定、重复使用、不需
确认免责条款效力时需考虑的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协商一致的结果。其次,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等权益。再者,必须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维护企业经营和各方利益平衡。此外,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