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合同的本质为契约,因此,预约合同的成立与效力原则上适用一般契约的规定。然而,预约合同的内容是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行为,因此在性质上它只能是诺成契约,也就是说,预约合同仅须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排除了要物契约的可能性。
预约合同的界定不能仅依所使用的文字或合同名称来论断,而应当依照当事人约定的实质内容来判断。
一项预约合同的构成同时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预约订立本合同的意思表示;二是构成本合同要约的要求。
原则上,预约合同与一般合同一样,可以采取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订立。然而,需要斟酌两种情况:一是要式合同的预约合同。如果本合同为要式合同,预约合同是否也应当采取本合同的形式订立,应根据本合同所以为要式的理由来确定。例如,如果要式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慎重考虑为理由,如立有字据之赠与,则其预约也应解释为须与本约采取同样之方式;如果要式的目的在于保全证据时,预约不必与本约采取同样方式。
预约合同适用本合同的法律规定,但当中涉及本合同方式的规定或因本身存在的理由而不应延伸适用于预约合同的规定除外。另外,当事人的约定也会影响预约合同的适用规定。例如,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形式仅限于本合同,则预约合同不受本合同形式的影响;如果当事人约定本合同的形式扩及于预约合同,则从当事人的约定来确定。
预约义务人违反预约合同的责任,在性质上属违约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实际履行和赔偿损失。当一方当事人怠于按照预约合同规定的义务订立本合同时,另一方只能请求赔偿因此而遭受的损害,但不能按照预定的本合同内容,请求赔偿其可预期的利益。然而,当预约债务人对于订立本合同应负迟延责任时,预约债权人仍可依一般债权规定请求损害赔偿。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甲方和乙方等联营单位共同出资建立公司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联营宗旨、项目和范围,联营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核算方式,联合出资方式、数额和投资期限,联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条款。甲方以厂房等资产作为投资,明确投资金额和折旧率。双方按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口头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不要求特定形式,因此在当事人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情况下,口头形式合同是有效的。但其在涉及不动产转让、涉外合同及大额交易时不宜采用,否则在纠纷发生时难以取证。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需满足
而采取不同补偿方式分别订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性质是不同的。由此发生纠纷的,可使用买卖合同的法定规则予以处理。由上述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我们可以认为,以产权调换为补偿方式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为以物易物的互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