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 > 一、合同法中承诺生效的时间的规定

一、合同法中承诺生效的时间的规定

时间:2025-05-05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4697
我们都知道,合同如果要成立,是需要一定的生效时间的,只有到了规定的生效时间,这份合同才能行使他的作用力。那么合同法中承诺生效的时间的规定是怎么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到达主义和发信主义的规则

合同法中,承诺的生效时间对当事人至关重要,因为承诺生效时即表示合同成立。与要约生效时间的规则一样,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则也存在到达主义和发信主义之分。

我国《合同法》采用的是到达主义。根据到达主义,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如果承诺不需要通知,则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当合同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并且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时,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被视为到达时间。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系统,则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被视为到达时间。

根据到达主义的原则,要约人在收到承诺人的承诺通知时,承诺方生效。在此之前,如果由于邮局或其他原因导致承诺丢失或延误,后果将由承诺人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对于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情况,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于该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

二、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定

大陆法系国家的到达主义

大陆法系国家在承诺何时生效的问题上采用到达主义,又称为送达主义。即承诺的意思表示在到达要约人时生效,从而合同成立。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30条规定:“在向另一方作出意思表示时,如果另一方不在场,那么意思表示以其到达另一方时发生效力。”我国地区的《民法典》第95条也规定:“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方时发生效力。”根据到达主义的原则,要约人收到承诺通知时,承诺才生效,合同才成立。如果由于邮局、电报局及其他原因导致承诺通知丢失或延误,后果将由发出承诺的人承担。

在承诺何时生效的问题上,英美法系一般认为,承诺应当送达至要约人,并且直至要约人已被告知并真正收到承诺以前,合同并未成立。承诺必须真正送到要约人的手中,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然而,在承诺通过邮局发送时,出现了特别重要的例外。根据发信主义(或称为送信主义)的观点,通过邮局发送的承诺意思表示自发送之时生效,合同成立。一旦承诺人将承诺信件投入邮筒或将承诺的电报交给电报局,不论要约人是否收到,承诺即生效、合同成立。如果由于邮局、电报局或其他原因导致承诺通知迟延或丢失,后果将由要约人承担。《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8条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2.6条规定了类似的规定,排除了英美法系中以信件和电报发送承诺通知时的发信主义,而采用送达主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