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回避法律知识

  • 刑事回避制度不能回避的五个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所指的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从司法实践看,刑事诉讼法关于亲属和近亲属范围的规定,远远不能覆盖姻亲关系和与其关系亲密的其他旁系血亲关系在内的特殊关系,如当事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近年来,

    2020-05-25

  • 谈我国刑事诉讼回避主体

    回避的本意是“避忌、躲避”。回避是一项比较古老的诉讼制度。我国古代从唐朝开始,就对回避从法律上作了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三章规定了适用回避的人员,《回避规定》也对回避的适用范围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2020-05-25

  • 检察官回避制度初探

    回避制度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该案件诉讼活动的一种诉讼制度。作为回避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在刑事诉讼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行检察官回避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客

    2020-05-25

  • 应建立“无因回避”制度

    无因回避是指拥有回避申请权的诉讼参与人在申请回避时,无需提出回避的理由,即可导致司法工作人员回避。例如法国,乃是实行无因回避的典型代表。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无因回避制度,申请回避时,需提出要求回避的法定理由。不过,为防止回避申请权的滥用,应对无因回

    2020-05-25

  • 刑事回避的理由是什么

    中国刑事诉讼法对回避的理由作了明确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1项及《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回避。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是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具有各自的诉讼地位,从不同的方面

    2020-05-25

  • 勘验检查人员也应适用回避制度

    应该说,上述回避制度的适用对象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比较《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和《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我们可以发现,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勘验人适用回避制度,而在刑事诉讼中,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相关的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勘验、检查人员适用回避

    2020-05-25

  • 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

    第二十八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

    2020-05-25

  •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若干问题

    近些年来,在司法改革和刑事诉讼法典再修改的历史语境中,我国的刑事诉讼回避制度逐渐被给予了诸多关注。基于此,笔者拟就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几个问题予以探析,以与共讨。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适用主体主要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

    2020-05-25

  • 刑事诉讼中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复议是如何规定的

    《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第三十条规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根据公安机关有关规定和最高检察院《规定》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有权在收到决定书后5日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一次,决定机关应当在3

    2020-05-25

  • 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第三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2020-05-25

  • 仲裁中可否提出回避请求?

    案情:2001年,胶州某建筑装潢公司与青岛某饭店签订了装饰装修合同。合同履行后,饭店以装修质量低劣为由拒绝付款。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装潢公司依据合同约定,向青岛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2020-05-25

  • 刑事诉讼回避的种类

    申请回避权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

    2020-05-25

  •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3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

    2020-05-25

  • 当事人应在什么时候提出回避申请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当然,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

    2020-05-25

  • 法院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出现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事由,依法退出案件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最高人民法院还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具体来规定回避制度。第五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

    2020-05-25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 一、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意义及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检察官回避制度是一种诉讼制度,旨在确保司法工作人员在案件处理中保持中立地位。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包括回避主体是行使职权的检察官,产生回避的原因不仅限于亲属关系,核心是对检察官职权的法定限制。该

  • 私营企业面试技巧

    私营企业面试中的自我介绍、家庭情况以及业余爱好三个问题的应对技巧。应聘者在自我介绍时需与简历相符,条理清晰;谈及家庭情况时,应强调家庭氛围及成员支持;谈及业余爱好时,应避免庸俗、孤僻的爱好,能展示积极向上的形象。文章给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参考答案,以帮助

  •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首先,介绍了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的背景和现状,强调了需要医学、法律和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其次,指出了精神病鉴定主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接着,提出了法院在审理中如何有效组建合议庭和后续救济的建议。最后,提出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的法律问题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