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刑法》第407条规定,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是指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根据《刑法》407条规定的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犯罪构成和
2024-08-16
辩护意见书的格式应该首先明确表明是做有罪辩护还是无罪辩护,然后从罪名、刑事责任、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过错以及是否构成主犯从犯等角度进行无罪或最轻的辩护。最后从程序和证据的
2024-08-15
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
2024-08-14
刑事辩护包括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一般情况下是委托辩护,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监护人、亲属依法委托律师或其他有资格的人或社会团体进行辩护。根据辩护方向,可以
2024-08-13
如何开具出国留学的无犯罪记录证明:需要带上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开具的证明,报片民警签字盖章,最后到派出所签字盖章,或者直接带个人身份证户口本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无
2024-08-07
外国人一般情况下不能被委任担当被告人的辩护人,除非他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才能担当。《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过程中,应当充分保证被告人行使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辩护权利。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
2024-08-07
刑事辩护律师的合法权利主要包括:独立辩护权、阅卷权和会见通信权、调查取证权、提出意见权、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护权、提出上诉的权利、要求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以及拒绝辩护
2024-08-05
刑事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为反驳控诉,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理由,说明被告无罪、罪轻或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的诉讼活动。在起诉及审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
2024-08-03
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
2024-08-02
法律援助一般向当地的司法局提出申请。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
2024-07-31
针对上述三种情况,辩护人在庭审质证时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因而,辩护人的职责就是充分利用庭审调查时赋予辩护人的发问权、质证权,挖掘被告人拒绝交代的合理成分。特别是在被告人过去对犯罪事实已有过交代,但供词相对不稳定的情况下,辩护人务必要充分掌握庭审发问权、
2024-07-31
被告人在触犯刑事法律并被提起公诉时,可以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辩护人可以是律师、人民团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或者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监护人或亲友
2024-07-30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两高”的司法解释旨在通过证人出庭作证来确保审判结果更真实可靠。然而,在实践中,证人证言的质证仍主要表现为庭前证言的质证,还未形成共识或统一的证
2024-07-28
刑诉法第33条规定了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有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以及转达委托辩护人要求的义务。如违反该义务,辩护律师有权向办案机关,以及同级或上级人民检察院申诉。刑诉法第86条第2款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可以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
2024-07-27
想要去监狱探望犯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主体条件,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现在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探监。二是证件条件,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和相关
2024-07-26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意义及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检察官回避制度是一种诉讼制度,旨在确保司法工作人员在案件处理中保持中立地位。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包括回避主体是行使职权的检察官,产生回避的原因不仅限于亲属关系,核心是对检察官职权的法定限制。该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首先,介绍了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的背景和现状,强调了需要医学、法律和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其次,指出了精神病鉴定主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接着,提出了法院在审理中如何有效组建合议庭和后续救济的建议。最后,提出
中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现状,介绍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其相较于传统不起诉制度的特点。然而,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范围过窄、适用条件过于简单、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