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王某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额为3000元,仅选择投保了一台纯平彩电和一台VCD。两个月后,王某不慎引发大火,情急之下只能抢救出彩电和VCD,导致其他物品损失4500元。王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但保险公司内部出现了3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保险公司不应赔偿。根据《保险法》第24条规定,保险公司对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事故应拒绝赔偿。此案中,保险事故并未发生,因为保险合同仅承保了电视机和VCD,而其他物品不属于保险标的。因此,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
第二种意见认为,虽然第一种观点在法律上站得住脚,但在实际情况下难以让人接受,不合情理。建议保险公司通融一下,给予赔偿,以弥补王某的精神损失。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该奖励王某的积极施救行为。王某为抢救保险标的而导致其他损失,这种行为减少了保险公司的损失。如果保险公司对王某的行为给予奖励,将起到带头作用,其他保户在发生事故时也会积极采取措施,从而减少损失。这对保险公司来说也是有利的。
以上意见各有道理,但处理本案的关键在于是否将王某的损失视为施救费用。假设灾害发生时,王某抢救的是其他物品而非彩电和VCD,那么保险公司必须承担3000元的保险金赔偿责任。王某完全可以这样做,并合法获得赔偿。然而,王某选择以损失其他物品的方式救出投保财产,目的是尽量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从这一点来看,其他物品的损失金额可以视为施救费用,尽管形式不是金钱而是实际财产。根据《保险法》第41条规定,保险人应承担被保险人为防止或减少保险标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合理费用。因此,保险公司应该赔付,这并非对王某的奖励或同情,而是合情合理的赔偿义务。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王某造成的损失虽然为4500元,但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必须在3000元以内,不能超过保险金额。
家庭财产两全保险条款(个人)的主要内容。该保险旨在确保城乡居民在家庭财产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后获得经济补偿,维护生活稳定。保险财产包括房屋及其附属设备、生活用品等,而不保财产则包括金银首饰、无法确定价值的财产等。保险责任包括火灾、爆炸等原因导致
、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的,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以约定的保险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
原告梁某在被告处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并按约交纳了保费,在保险期间内,原告房屋垮塌,要求被告按约定赔偿原告财产损失111275元,被告以原告的房屋成为危房时没有及时通知保险公司,按保险法规定属于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
财产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是按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确定的,由于其目的在于补偿遭受的实际损失,因此,保险金额一般不得高于保险财产的实际价值。那么如何确定家庭财产保险的保险金额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到:家庭财产保险是分项承保、分项理赔的,所以在投保时,各类财产都